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8-16页 |
(一) 学术回顾 | 第8-14页 |
(二) 选题价值 | 第14-16页 |
一、“韩、柳文法祖《史记》”的提出背景 | 第16-31页 |
(一) 对“韩、柳并举”认识的承认与强化 | 第16-19页 |
(二) 对韩、柳文期待视野的转变 | 第19-22页 |
(三) 对韩、柳所论文统的再接受 | 第22-26页 |
(四) 对《史记》文学价值的再认可 | 第26-31页 |
二、“韩、柳文法祖《史记》”的具体内涵 | 第31-78页 |
(一) 韩文文法祖《史记》 | 第31-54页 |
(二) 柳文文法祖《史记》 | 第54-78页 |
三、“韩、柳文法祖《史记》”的影响 | 第78-117页 |
(一) 论韩、柳之后文人对“雄深雅健”理论的阐释 | 第81-95页 |
(二) 论韩、柳之后文人学习《史记》的效果 | 第95-102页 |
(三) 韩、柳之后文人学习《史记》之典范 | 第102-117页 |
征引文献 | 第117-12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2-12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27-128页 |
致谢 | 第128-12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