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海洋污染及其防治论文

海上船舶溢油事故治理体系研究--以天津海上溢油治理模式为例

内容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2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4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综述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综述第17-19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1.4 理论基础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相关概念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治理理论第23-25页
    1.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第25-27页
第2章 我国海上船舶溢油事故治理体系现状第27-41页
    2.1 海上船舶溢油事故治理体系第27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国家防治船舶溢油组织体系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应急预警体系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溢油治理法律体系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应急人力资源现状第34-36页
    2.2 我国船舶溢油事故治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6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联防体系协同能力有待提升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信息流通不畅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溢油事故预警能力有待加强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溢油应急力量薄弱第40-41页
第3章 天津海上船舶溢油治理模式第41-58页
    3.1 天津港基本情况及联防模式背景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天津港基本情况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天津联防模式建设背景第44-45页
    3.2 天津海上船舶溢油治理模式建设历程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第一阶段(2002年以前),起步阶段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第二阶段(2002-2009年),基本建立应急体制机制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第三阶段(2010年及以后),建立码头联防模式第47-48页
    3.3 天津溢油治理码头联防模式现状第48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预警体系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海上溢油应对组织体系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联动模式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应急反应程序第52-54页
    3.4 天津联防模式的特点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政府体系内部实现“条块”协同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吸纳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天津联防模式的初步效应第55页
    3.5 天津海上船舶溢油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溢油应急能力建设中政府力量缺位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应急预案不完善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联防设备库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第56-58页
第4章 国外船舶溢油应急治理经验第58-63页
    4.1 国外发达国家溢油事故应急治理模式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美国溢油事故治理模式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英国溢油事故治理模式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加拿大溢油事故治理模式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挪威溢油事故治理模式第60-61页
    4.2 国外溢油应急治理经验启示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政府是海上溢油防治的主导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清污企业成为溢油治理的重要参与主体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重视海上溢油应急技术的研究第62-63页
第5章 完善我国海上溢油事故治理体系建议第63-70页
    5.1 加强海上溢油联防协同能力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完善我国油污保险和基金制度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强化各级政府的治理责任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溢油治理形式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推进码头企业组建联防模式第65-66页
    5.2 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构建多元化公开渠道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加强考核和问责第67页
    5.3 加强海上溢油预警体系建设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完善溢油应急的预案体系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加强溢油应急技术研发和溢油监视监测第68页
    5.4 加强国家海上船舶溢油治理能力建设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加强国家溢油应急设备库建设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加强溢油应急组织指挥队伍建设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加强国家应急队伍建设第69-70页
参考文献第70-75页
后记第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层状硅酸盐改性温拌沥青的制备与性能研究
下一篇:基于需求预测的天津港X码头库存控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