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肥城市转型发展水平分析--基于长江中下游城市的比较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一、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3页 |
(一)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(二)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二、文献综述 | 第13-17页 |
(一)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(二)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(三) 方法研究 | 第16-17页 |
(四) 文献述评 | 第17页 |
三、研究思路、方法和创新点 | 第17-20页 |
(一) 研究思路 | 第17-18页 |
(二) 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(三) 研究的创新点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城市转型发展理论概述 | 第20-25页 |
一、城市转型的概念 | 第20页 |
二、城市转型发展理论 | 第20-24页 |
(一) 城市发展理论 | 第20-22页 |
(二)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| 第22-24页 |
三、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城市转型指标体系构建 | 第25-34页 |
一、指标确定 | 第25-27页 |
(一) 设计原则 | 第25-26页 |
(二) 指标体系 | 第26-27页 |
二、数据来源与方法 | 第27-32页 |
(一) 数据来源 | 第27-28页 |
(二) 数据处理方法 | 第28-32页 |
三、模型构建 | 第32-34页 |
第四章 城市转型发展实证分析 | 第34-41页 |
一、转型发展水平综合比较 | 第34-35页 |
二、转型发展分项比较 | 第35-39页 |
(一) 经济发展转型指数比较 | 第35-36页 |
(二) 科技文化转型指数比较 | 第36-37页 |
(三) 社会发展转型指数比较 | 第37-38页 |
(四) 生态环境转型指数比较 | 第38-39页 |
三、部分城市转型发展水平比较 | 第39-41页 |
第五章 合肥城市转型发展阶段研判 | 第41-51页 |
一、合肥城市转型的方向 | 第41-42页 |
二、发展阶段研判指标 | 第42页 |
(一) 指标选取 | 第42页 |
(二) 指标内涵 | 第42页 |
三、转型发展阶段研判 | 第42-51页 |
(一) 合肥城市转型发展进程 | 第42-43页 |
(二) 多元化的产业结构 | 第43-45页 |
(三) 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 | 第45-46页 |
(四) 中心城区主导的城市化 | 第46-49页 |
(五) 低碳化的能源消费结构 | 第49-51页 |
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| 第51-55页 |
一、研究结论 | 第51页 |
二、政策建议 | 第51-54页 |
(一) 以经济发展转型带动整体转型 | 第52页 |
(二)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| 第52-53页 |
(三) 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 | 第53-54页 |
(四) 节能减排建设低碳城市 | 第54页 |
三、不足之处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附录 | 第58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