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工人、农民、青年、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--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--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--农民工作论文

基层协商民主建设中农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0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2-14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第14-17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1.4 创新之处第18-20页
第2章 基层协商民主和农民政治参与的基本理论第20-29页
    2.1 基层协商民主的基本理论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基层协商民主的界定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基层协商民主的特征第22-23页
    2.2 农民政治参与的基本理论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政治参与的涵义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农民政治参与的界定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农民政治参与的类型第24-26页
    2.3 农民政治参与在基层协商民主建设中的价值功能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通过培育协商主体扎实基层协商民主的基础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通过创新协商形式规范基层协商民主的秩序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通过丰富协商内容拓宽基层协商民主的内涵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通过培育协商文化优化基层协商民主的环境第27-29页
第3章 基层协商民主建设中农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制约因素第29-37页
    3.1 农民政治参与的现状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参与热情高与理性匮乏并存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参与期望高与效果不佳并存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参与范围广与深度不够并存第31-33页
    3.2 农民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政治参与制度不健全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农民自身素质不高第35-37页
第4章 基层协商民主建设中促进农民政治参与的路径第37-46页
    4.1 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第39页
    4.2 建立健全基层民主制度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健全基层协商民主制度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改革信访制度第42-43页
    4.3 努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提升农民的政治素质第45-46页
结论第46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2页
作者简介及硕士学术成果第52-53页
后记第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“本领恐慌”下的政府危机公关研究--以“8.12天津大爆炸事故”为例
下一篇: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有效途径--以孔子学院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