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新型Co、Ni配合物光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光解水制氢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9-32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9-10页
    1.2 光催化体系的光化学基本理论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光敏剂的激发态---单重态和三重态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光敏剂激发态的失活第11-14页
    1.3 均相光催化产氢体系的光催化活性评价第14-15页
    1.4 钴分子器件和镍-硫类产氢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第15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钴分子器件的研究进展第16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镍-硫类产氢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第28-30页
    1.5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第30-32页
2 钴分子器件的合成及其产氢性能研究第32-54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32-33页
    2.2 实验部分第33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主要试剂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主要仪器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光催化制氢实验方法及实验装置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Co分子器件的制备第34-42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42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分子器件均相光催化制氢体系的构建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基于分子器件的均相光催化制氢体系的产氢条件优化第42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可能的产氢机理第48-53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53-54页
3 巯基喹啉-镍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其产氢性能研究第54-73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54-55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主要试剂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主要仪器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光催化制氢实验方法及实验装置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巯基喹啉-镍催化剂的制备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巯基丙酸保护的水溶性CdSe(MPA- CdSe)量子点的合成第57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57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水溶性MPA-CdSe量子点的性质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光催化产氢体系I的构建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产氢条件的优化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光催化产氢体系I的产氢机理研究第64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光催化产氢体系II的构建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产氢条件的优化第69-71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71-73页
参考文献第73-78页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8-79页
致谢第79页

论文共7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超临界二氧化碳辅助剥离类石墨烯二维材料(BN、MoO3)及其功能化应用
下一篇:新型双齿亚磷酸酯配体的合成、表征及其在Buchwald—Hartwig反应中的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