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1 绪论 | 第16-29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6-18页 |
1.2 土地评价概述 | 第18-19页 |
1.3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概述 | 第19-22页 |
1.3.1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的概念 | 第19页 |
1.3.2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动态研究 | 第19-22页 |
1.4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动态研究 | 第22-25页 |
1.5 土地质量评价方法概述 | 第25-29页 |
1.5.1 模糊综合评价法 | 第25-26页 |
1.5.2 灰色聚类法 | 第26页 |
1.5.3 层次分析法 | 第26页 |
1.5.4 地统计学方法 | 第26-27页 |
1.5.5 其他评价方法 | 第27-29页 |
2 研究内容、方法和研究区域 | 第29-36页 |
2.1 研究内容 | 第29页 |
2.2 研究方法 | 第29-30页 |
2.3 技术路线 | 第30-31页 |
2.4 研究数据来源 | 第31页 |
2.5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| 第31-32页 |
2.5.1 可能的创新点 | 第31页 |
2.5.2 存在的不足 | 第31-32页 |
2.6 研究区概况 | 第32-36页 |
2.6.1 自然地理位置 | 第32页 |
2.6.2 地形地貌特征 | 第32-33页 |
2.6.3 水文地质特征 | 第33页 |
2.6.4 土壤类型 | 第33-34页 |
2.6.5 土地利用类型 | 第34-35页 |
2.6.6 社会经济状况 | 第35-36页 |
3 土地质量影响因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| 第36-61页 |
3.1 大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| 第36-41页 |
3.1.1 元素丰度 | 第36-38页 |
3.1.2 评价结果 | 第38-41页 |
3.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| 第41-45页 |
3.2.1 元素丰度 | 第41-42页 |
3.2.2 评价结果 | 第42-45页 |
3.3 土壤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| 第45-54页 |
3.3.1 元素丰度 | 第45-47页 |
3.3.2 评价结果 | 第47-50页 |
3.3.3 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分析 | 第50-54页 |
3.4 土壤pH的地球化学特征 | 第54-55页 |
3.5 不同土壤类型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| 第55-58页 |
3.6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| 第58-61页 |
4 土地质量影响因素的空间格局分析 | 第61-84页 |
4.1 数据分析方法 | 第61-63页 |
4.1.1 半方差分析 | 第61-62页 |
4.1.2 克里格插值 | 第62-63页 |
4.2 数据预处理 | 第63-65页 |
4.3 土壤元素空间变异特性 | 第65-70页 |
4.3.1 大量元素空间变异特性 | 第65-67页 |
4.3.2 微量元素空间变异特性 | 第67-68页 |
4.3.3 土壤pH的空间变异特性 | 第68页 |
4.3.4 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变异特性 | 第68-70页 |
4.4 土壤元素空间分布格局及分析 | 第70-84页 |
4.4.1 大量元素空间分布分析 | 第70-73页 |
4.4.2 微量元素空间分布分析 | 第73-75页 |
4.4.3 土壤pH空间分布 | 第75-76页 |
4.4.4 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及污染源分析 | 第76-84页 |
5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| 第84-101页 |
5.1 土壤肥力分等评价 | 第84-91页 |
5.1.1 评价标准 | 第84-86页 |
5.1.2 评价方法 | 第86-89页 |
5.1.3 评价结果 | 第89-91页 |
5.2 土壤环境健康质量分等评价 | 第91-96页 |
5.2.1 评价标准 | 第91-92页 |
5.2.2 评价方法 | 第92-95页 |
5.2.3 评价结果 | 第95-96页 |
5.3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 | 第96-97页 |
5.4 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特征 | 第97-99页 |
5.5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特征 | 第99-101页 |
6 结论与建议 | 第101-106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101-103页 |
6.2 讨论 | 第103页 |
6.3 相关建议 | 第103-10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6-11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