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肿瘤学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肿瘤治疗学论文--免疫疗法论文

靶向PD-L1与CD47双功能融合蛋白的制备与抑瘤活性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英文缩略词对照表第12-16页
第一章绪论第16-29页
    1.1 肿瘤免疫疗法研究进展第16-17页
    1.2 PD-1 信号通路及其阻断性抗体研究进展第17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PD-1 信号通路与肿瘤免疫逃逸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靶向PD-1/PD-L1抗体研究进展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抗PD-1 抗体的临床局限性第22-23页
    1.3 CD47信号通路及其阻断性抗体研究进展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CD47信号通路与肿瘤免疫逃逸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抗CD47抗体在肿瘤治疗上应用现状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抗CD47抗体临床局限性第25-26页
    1.4 本课题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目的意义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内容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技术路线第28-29页
第二章肿瘤细胞表面CD47与PD-L1共表达的研究第29-40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9-30页
    2.2 材料与方法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材料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验方法第32-34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黑色素瘤患者CD47与PD-L1共表达研究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小鼠细胞CD47与PD-L1体内共表达研究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讨论第37-38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8-40页
第三章 IAB双功能融合蛋白的构建与表达第40-59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0-42页
    3.2 材料与方法第42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材料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验方法第43-49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49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IAB双功能融合蛋白分子结构设计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IAB双功能融合蛋白表达质粒的构建与鉴定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IAB双功能融合蛋白初步鉴定第51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讨论第56-57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57-59页
第四章 IAB双功能融合蛋白的体外活性研究第59-72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9-61页
    4.2 材料与方法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材料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验方法第61-64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64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IAB介导的促体外吞噬功能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IAB介导的T细胞激活功能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IAB介导ADCC效应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讨论第68-69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9-72页
第五章 IAB双功能融合蛋白的体内抑瘤活性研究第72-85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72-74页
    5.2 材料与方法第74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实验材料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实验方法第75-77页
    5.3 结果与讨论第77-8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IAB的体内血液毒性研究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IAB治疗MC38荷瘤小鼠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IAB预防MC38肿瘤细胞二次接种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讨论第81-83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83-85页
第六章 IAB双功能融合蛋白作用机制的研究第85-97页
    6.1 引言第85-87页
    6.2 材料与方法第87-9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实验材料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实验方法第88-90页
    6.3 结果与讨论第90-9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巨噬细胞对于IAB抑瘤活性的影响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CD8+T细胞对IAB抑瘤活性的影响第91-9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讨论第93-95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95-97页
结论与展望第97-101页
    结论第97-98页
    论文创新性第98-99页
    展望第99-101页
附录第101-107页
参考文献第107-118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8-120页
致谢第120-121页
附件第121页

论文共12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焦虑和抑郁特质与催产素对面孔加工的影响:fMRI研究
下一篇:长链非编码RNA TSG5在肝癌中的鉴定及功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