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53页 |
1.1 稀土掺杂的发光材料概述 | 第14-19页 |
1.1.1 三价稀土离子(Ln~(3+))的电子结构特征及光谱特性 | 第14-16页 |
1.1.2 下转移发光 | 第16-17页 |
1.1.3 下转换发光 | 第17-18页 |
1.1.4 上转换发光 | 第18-19页 |
1.2 上转换发光机制 | 第19-24页 |
1.2.1 传统的上转换发光机制 | 第19-23页 |
1.2.2 双频激发上转换发光机制 | 第23-24页 |
1.3 双频激发上转换发光及应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24-49页 |
1.3.1 双频激发上转换发光在三维显示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| 第24-29页 |
1.3.2 双频激发在超分辨荧光成像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| 第29-35页 |
1.3.3 双频激发在紫外上转换发光及相关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| 第35-38页 |
1.3.4 双频激发上转换发光在太阳能电池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| 第38-41页 |
1.3.5 双频激发在光开关调制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| 第41-44页 |
1.3.6 双频激发在激光器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| 第44-49页 |
1.4 本论文的课题来源、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49-51页 |
1.4.1 课题来源 | 第49页 |
1.4.2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49-51页 |
1.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51-53页 |
第二章 样品的制备及表征 | 第53-58页 |
2.1 实验药品及来源 | 第53-54页 |
2.2 样品制备的仪器及方法 | 第54-55页 |
2.2.1 样品制备仪器 | 第54页 |
2.2.2 稀土掺杂的荧光粉的制备-高温固相法 | 第54页 |
2.2.3 未掺杂激活离子的Ce VO_4粉体的制备-高温固相法 | 第54页 |
2.2.4 稀土掺杂的玻璃及微晶玻璃的制备-高温熔融热处理法 | 第54-55页 |
2.3 材料表征方法及相应仪器设备 | 第55-56页 |
2.3.1 X射线衍射 | 第55页 |
2.3.2 扫描电子显微镜 | 第55页 |
2.3.3 透射电子显微镜 | 第55页 |
2.3.4 差热/热重分析 | 第55-56页 |
2.4 光学性能表征及对应的仪器设备 | 第56-57页 |
2.4.1 漫反射光谱 | 第56页 |
2.4.2 吸收/透过光谱 | 第56页 |
2.4.3 拉曼光谱 | 第56页 |
2.4.4 上转换荧光光谱 | 第56-57页 |
2.4.5 上转换荧光寿命曲线 | 第57页 |
2.4.6 光电流曲线 | 第57页 |
2.4.7 快-慢光开关调制曲线 | 第57页 |
2.4.8 光学非线性透过率 | 第57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三章 基于双频、三频、宽带激发上转换发光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应用探索 | 第58-89页 |
3.1 引言 | 第58-59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59-61页 |
3.2.1 样品制备 | 第59-60页 |
3.2.2 测试与表征 | 第60-61页 |
3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61-87页 |
3.3.1 双频激发Er~(3+):BaCl_2荧光粉上转换发光用于太阳能电池 | 第61-66页 |
3.3.2 三频激发Er~(3+)掺杂的微晶玻璃上转换发光用于太阳能电池 | 第66-74页 |
3.3.3 宽带太阳光激发Er~(3+):BaCl_2荧光粉上转换发光用于太阳能电池 | 第74-81页 |
3.3.4 未掺杂激活离子的CeVO_4粉体基于黑体辐射上转换发光用于太阳能电池 | 第81-87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87-89页 |
第四章 基于双频激发Pr~(3+)掺杂微晶玻璃的上转换发光在白光调制及白光激光领域的应用探索 | 第89-101页 |
4.1 引言 | 第89-90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90-91页 |
4.2.1 样品制备 | 第90页 |
4.2.2 测试与表征 | 第90页 |
4.2.3 光学测试平台 | 第90-91页 |
4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91-100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100-101页 |
第五章 基于双频激发稀土单掺微晶玻璃的蓝、绿、红上转换荧光快-慢响应光开关调制应用 | 第101-123页 |
5.1 引言 | 第101-102页 |
5.2 实验部分 | 第102-104页 |
5.2.1 样品制备 | 第102页 |
5.2.2 测试与表征 | 第102页 |
5.2.3 光学测试平台 | 第102-104页 |
5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104-121页 |
5.3.1 双频激发Tm~(3+)/Er~(3+)掺杂微晶玻璃的蓝/绿上转换荧光快-慢光开关调制 | 第104-111页 |
5.3.2 双频激发Ho~(3+)掺杂微晶玻璃的红色上转换荧光快-慢光开关调制 | 第111-121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121-123页 |
第六章 基于不同波长的激光激发单掺Er~(3+)微晶玻璃的非线性光学性能及应用探索 | 第123-134页 |
6.1 引言 | 第123-124页 |
6.2 实验部分 | 第124-125页 |
6.2.1 样品制备 | 第124页 |
6.2.2 测试与表征 | 第124-125页 |
6.2.3 非线性光学测试平台 | 第125页 |
6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125-132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132-134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34-137页 |
7.1 结论 | 第134-135页 |
7.2 展望 | 第135-1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7-158页 |
附录1 基于三频激发Er~(3+)掺杂的微晶玻璃上转换发光用于太阳能电池 | 第158-160页 |
附录2 未掺杂激活离子的CeVO_4粉体基于黑体辐射上转换发光用于太阳能电池 | 第160-164页 |
附录3 基于双频激发Pr~(3+)掺杂微晶玻璃的上转换发光在白光调制及白光激光领域的应用探索 | 第164-167页 |
附录4 基于双频激发Tm~(3+)/Er~(3+)掺杂微晶玻璃的蓝/绿上转换荧光快-慢光开关调制 | 第167-178页 |
4.1 理论分析 | 第167-169页 |
4.1.1 快速的光开关调制 | 第167-168页 |
4.1.2 慢速的光开关调制 | 第168-169页 |
4.2 附录数据 | 第169-178页 |
附录5 基于双频激发Ho~(3+)掺杂微晶玻璃的红色上转换荧光快-慢光开关调制 | 第178-185页 |
5.1 理论分析 | 第178-182页 |
5.1.1 构建模型 | 第178-179页 |
5.1.2 电子态分析 | 第179-181页 |
5.1.3 快-慢光开关调制理论分析 | 第181-182页 |
5.2 附录数据 | 第182-185页 |
附录6 基于不同波长的激光激发单掺Er~(3+)微晶玻璃的非线性光学性能及应用探索 | 第185-190页 |
6.1 理论分析及模拟 | 第185-188页 |
6.1.1 在 808 nm激发下 | 第185-186页 |
6.1.2 在 980 nm激发下 | 第186-187页 |
6.1.3 在 1550 nm激发下 | 第187-188页 |
6.2 附录数据 | 第188-190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90-196页 |
致谢 | 第196-198页 |
附件 | 第1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