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成型3D打印工艺中投影图像畸变校正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11-13页 |
ABSTRACT | 第13-1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5-21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5-16页 |
1.1.2 课题研究意义 | 第16页 |
1.2 面成型工艺中畸变校正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1.2.1 国外面成型工艺中畸变校正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2.2 国内面成型工艺中畸变校正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3 课题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| 第18-21页 |
1.3.1 课题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1.3.2 论文结构 | 第19-21页 |
第2章 面成型工艺中畸变校正原理 | 第21-29页 |
2.1 约束液面面成型工艺 | 第21-23页 |
2.1.1 DLP投影机原理 | 第21-22页 |
2.1.2 约束液面面成型工艺原理 | 第22-23页 |
2.2 面成型工艺中畸变来源及类型 | 第23-27页 |
2.2.1 面成型工艺中畸变类型 | 第23-25页 |
2.2.2 面成型工艺中畸变来源 | 第25-27页 |
2.3 畸变校正算法原理及校正方法 | 第27-28页 |
2.3.1 畸变校正算法原理 | 第27页 |
2.3.2 畸变校正的方法 | 第27-28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3章 图像校正算法研究与实现 | 第29-47页 |
3.1 工业相机标定 | 第29-36页 |
3.1.1 工业相机介绍及选择 | 第29-30页 |
3.1.2 相机成像模型 | 第30-32页 |
3.1.3 相机标定原理及方法 | 第32-36页 |
3.2 投影机的标定 | 第36-38页 |
3.2.1 投影图像处理算法 | 第36页 |
3.2.2 投影机标定原理及流程 | 第36-37页 |
3.2.3 投影机标定结果 | 第37-38页 |
3.3 图像校正算法实现 | 第38-46页 |
3.3.1 图像几何校正算法 | 第38-41页 |
3.3.2 掩膜图像生成算法 | 第41-45页 |
3.3.3 总校正流程 | 第45-4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4章 光辐照度均匀化减小畸变 | 第47-57页 |
4.1 光辐照度与加工精度关系 | 第47-50页 |
4.1.1 光敏树脂的固化特性 | 第47-48页 |
4.1.2 辐照度不匀与成型精度的关系 | 第48-50页 |
4.2 光辐照度的影响因素 | 第50-52页 |
4.2.1 辐照度与掩膜图像灰度值的关系 | 第50-51页 |
4.2.2 发光角度及投影距离对辐照度影响 | 第51-52页 |
4.3 光辐照度均匀化算法研究 | 第52-56页 |
4.3.1 线性插值算法 | 第52-53页 |
4.3.2 双线性插值算法 | 第53-54页 |
4.3.3 分区域均匀化算法处理 | 第54-5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5章 投影光学系统优化设计仿真 | 第57-67页 |
5.1 投影系统的原理和组成 | 第57-58页 |
5.1.1 投影系统原理 | 第57-58页 |
5.1.2 投影系统组成 | 第58页 |
5.2 非成像光学理论 | 第58-60页 |
5.2.1 能量收集比率 | 第58-59页 |
5.2.2 光学扩展量 | 第59-60页 |
5.3 投影光源分析及选择 | 第60-62页 |
5.4 投影光路照明原理 | 第62-64页 |
5.4.1 临界照明 | 第62页 |
5.4.2 普通柯拉照明 | 第62-63页 |
5.4.3 复眼柯拉照明 | 第63-64页 |
5.5 照明光路设计仿真 | 第64-65页 |
5.6 投影成像系统与畸变关系 | 第65-66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6章 实验验证 | 第67-73页 |
6.1 原型机介绍 | 第67页 |
6.2 辐照度均匀化验证 | 第67-70页 |
6.3 精度验证 | 第70-73页 |
第7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7.1 总结 | 第73-74页 |
7.2 展望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81页 |
致谢 | 第81-82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