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组织、银行论文--商业银行(专业银行)论文

利率市场化下国有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导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11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研究动态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研究动态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对研究现状的评述第14页
    1.4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思路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技术路线图第15-17页
    1.5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7-18页
第二章 利率市场化和利率风险相关理论第18-23页
    2.1 利率市场化相关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利率市场化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利率市场化进程第18-19页
    2.2 利率风险相关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利率风险概念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利率风险分类第19-20页
    2.3 利率风险的度量方法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持续期分析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VaR模型第22-23页
第三章 国有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程度分析第23-32页
    3.1 我国存贷款利率变动情况分析第23-25页
    3.2 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第25-27页
    3.3 抗利率风险能力分析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资本充足率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资产负债率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3.4 净利息收入比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3.5 国有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成因分析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利息差收入变窄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利率定价困难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金融衍生品发展缓慢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利率风险管理意识落后第31-32页
第四章 国有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度量实证研究第32-41页
    4.1 数据的获取第32页
    4.2 样本数据的检验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平稳性检验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正态性检验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自相关性检验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条件异方差性检验第36页
    4.3 基于AR(p)---GARCH(p,q)模型的估计第36-39页
    4.4 VaR的计算及描述第39-41页
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第41-44页
    5.1 研究结论第41页
    5.2 对策建议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加强对利率风险的管理和控制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积极发展中间业务,加强金融产品创新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完善金融产品的定价机制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完善金融监督,改善金融市场环境第42-44页
参考文献第44-46页
致谢第46-47页
作者简介第47页

论文共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陕西科技金融投入产出效率研究
下一篇:基于锚定效应的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预期与实现收益的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