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8-23页 |
1.1 选题的科学依据 | 第8-10页 |
1.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8页 |
1.1.2 微细电解加工(Micro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,Micro ECM)特点 | 第8-10页 |
1.1.3 课题的来源 | 第10页 |
1.2 电解加工技术与微细电解加工 | 第10-13页 |
1.2.1 电解加工原理 | 第10-12页 |
1.2.2 微细电解加工 | 第12-13页 |
1.3 微细电解加工关键技术 | 第13-17页 |
1.3.1 微弱信号采集与检测和纳秒脉冲电源 | 第13-16页 |
1.3.2 机械系统精度与响应速度 | 第16-17页 |
1.4 课题研究现状 | 第17-21页 |
1.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1-23页 |
2 微细电解铣削加工理论与实验基础 | 第23-31页 |
2.1 微细电解加工理论基础 | 第23-24页 |
2.2 微细电解加工间隙中的电场特性 | 第24-27页 |
2.3 微细工具电极在线制备 | 第27-29页 |
2.4 电解液选取与配置 | 第29-31页 |
3 微细电加工系统研制 | 第31-42页 |
3.1 微细电解加工机床硬件结构设计 | 第32-37页 |
3.1.1 机床主体 | 第32-33页 |
3.1.2 电解加工单元 | 第33-34页 |
3.1.3 过程检测单元 | 第34-37页 |
3.1.4 排气系统总成 | 第37页 |
3.2 微细电解加工机床控制系统设计 | 第37-42页 |
3.2.1 PID调节 | 第38-39页 |
3.2.2 单步进给与快速定位 | 第39-40页 |
3.2.3 三维加工单元 | 第40-41页 |
3.2.4 微细电解加工反馈控制系统 | 第41-42页 |
4 单喷嘴冲刷式流场微细电解铣槽加工实验探索研究 | 第42-58页 |
4.1 实验装置 | 第42-43页 |
4.2 实验准备 | 第43-45页 |
4.2.1 不锈钢工件预处理 | 第43页 |
4.2.2 电解液配置 | 第43页 |
4.2.3 刀具加工轨迹 | 第43-44页 |
4.2.4 工具电极制备 | 第44-45页 |
4.3 微细电解铣槽加工 | 第45-56页 |
4.3.1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| 第45-48页 |
4.3.2 纳秒脉冲加工电源参数对微细电解铣槽加工结果的影响 | 第48-51页 |
4.3.3 主轴转速对微细电解铣槽加工结果的影响 | 第51-53页 |
4.3.4 电解液浓度对微细电解铣槽加工结果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4.3.5 电解加工平台热变形对铣槽精度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4.3.6 微型槽左右侧壁精度不一致问题的提出 | 第55-56页 |
4.4 实验小结 | 第56-58页 |
5 采用双喷嘴对流式电解液流场的微细电解铣削加工实验研究 | 第58-71页 |
5.1 单喷嘴冲刷式电解液流场对工具电极的影响 | 第58-62页 |
5.1.1 有限元数值模型和边界条件 | 第58-60页 |
5.1.2 有限元求解计算 | 第60-62页 |
5.1.3 结论 | 第62页 |
5.2 双喷嘴对流式电解液流场模型 | 第62-65页 |
5.2.1 电解液流场中的·伯努利现象 | 第62-63页 |
5.2.2 双喷嘴对流式电解液流场 | 第63-65页 |
5.3 基于双喷嘴对流式电解液流场模型微细电解铣槽加工 | 第65-71页 |
5.3.1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| 第65-66页 |
5.3.2 双喷嘴对流式电解液流场微细电解铣槽加工几何成型位精度分析 | 第66-68页 |
5.3.3 双喷嘴对流式电解液流场微细电解铣槽加工表面质量分析 | 第68-71页 |
结论 | 第71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76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