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| 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| 1.2.1 管道内预混气爆炸实验研究 | 第12-15页 |
| 1.2.2 管道内预混气爆炸数值模拟研究 | 第15-16页 |
| 1.3 本文研究目的 | 第16-17页 |
| 1.4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| 第2章 管道内预混火焰传播过程基本理论 | 第19-29页 |
| 2.1 预混气体的选择 | 第19页 |
| 2.2 气体爆炸机理 | 第19-20页 |
| 2.2.1 气体爆炸必要条件 | 第19页 |
| 2.2.2 气体爆炸特征 | 第19页 |
| 2.2.3 可燃气体爆炸的基本参数 | 第19-20页 |
| 2.3 火焰传播过程 | 第20-26页 |
| 2.3.1 传播状态 | 第20-21页 |
| 2.3.2 点火源 | 第21-22页 |
| 2.3.3 层流火焰传播 | 第22-25页 |
| 2.3.4 湍流火焰传播 | 第25-26页 |
| 2.4 火焰加速机理 | 第26-27页 |
| 2.5 爆燃向爆轰转变(DDT) | 第27-28页 |
| 2.6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| 第3章 直管道内预混火焰传播过程的数值模拟 | 第29-47页 |
| 3.1 物理模型 | 第29页 |
| 3.2 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29-36页 |
| 3.2.1 基本假设 | 第29-30页 |
| 3.2.2 控制方程 | 第30-31页 |
| 3.2.3 湍流模型的选择 | 第31-32页 |
| 3.2.4 燃烧模型的选择 | 第32-33页 |
| 3.2.5 容积反应 | 第33-34页 |
| 3.2.6 近壁处理方法 | 第34-36页 |
| 3.3 数值方法 | 第36-38页 |
| 3.3.1 有限体积法 | 第36-37页 |
| 3.3.2 基本方程的离散 | 第37页 |
| 3.3.3 压力基方法 | 第37页 |
| 3.3.4 压力-速度耦合 | 第37-38页 |
| 3.3.5 亚松弛 | 第38页 |
| 3.4 模型验证 | 第38-45页 |
| 3.4.1 计算条件 | 第38-40页 |
| 3.4.2 计算结果 | 第40-42页 |
| 3.4.3 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分析 | 第42-45页 |
| 3.5 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| 第4章 分岔管道内预混火焰传播过程的数值模拟 | 第47-69页 |
| 4.1 计算区域与网格的划分 | 第47-50页 |
| 4.1.1 几何模型 | 第47-48页 |
| 4.1.2 网格划分 | 第48-50页 |
| 4.2 预混火焰在 90°分岔管道内的传播过程 | 第50-58页 |
| 4.2.1 火焰传播过程 | 第50-55页 |
| 4.2.2 温度和压力的变化 | 第55-57页 |
| 4.2.3 分岔口对火焰传播过程的影响分析 | 第57-58页 |
| 4.3 预混火焰在 135°分岔管道内的传播过程 | 第58-61页 |
| 4.4 预混火焰在 45°分岔管道内的传播过程 | 第61-63页 |
| 4.5 三种不同分岔角度分岔管道对火焰传播过程影响的对比分析 | 第63-66页 |
| 4.5.1 温度对比 | 第63-64页 |
| 4.5.2 压力对比 | 第64页 |
| 4.5.3 火焰传播时间对比 | 第64页 |
| 4.5.4 火焰传播速度对比 | 第64-66页 |
| 4.6 本章小结 | 第66-69页 |
| 结论 | 第69-7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1-77页 |
| 致谢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