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结构论文--金属结构论文--各类钢结构论文--钢管结构论文

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钢管构件动力响应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分析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14-24页
    1.1 本文研究意义及背景第14-19页
    1.2 爆炸冲击荷载研究现状及成果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爆炸荷载下结构的整体响应及连续倒塌分析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对构件抗爆性能研究第20-21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第21-24页
2 爆炸冲击波的基本理论及参数第24-34页
    2.1 爆炸基本理论第24-25页
    2.2 爆炸冲击波理论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爆炸冲击波的形成和传播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爆炸冲击波在物体上的作用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爆炸冲击波的反射与绕流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爆炸冲击波的传播与衰减规律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爆炸冲击波的破坏性第27-28页
    2.3 爆炸冲击波参数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波阵面状态参数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爆炸相似理论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超压峰值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正压作用时间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冲量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基本控制方程第31页
    2.4 乳化炸药第31-32页
    2.5 材料的动力性能第32-33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33-34页
3 钢管构件的爆破试验第34-68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4页
    3.2 试验目的及实现方式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试验目的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试验实现方式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材性试验第36页
    3.3 试验方案第3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数据采集装置及仪器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反力支承体系设计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构件及测点设计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乳化炸药及其参数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工况设计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爆破试验安全保护措施第46-47页
    3.4 比例距离为 1.512m/kg~(1/3)的静爆试验结果及分析第47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压力数据采集和超压时程曲线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加速度时程曲线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试件损伤程度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结论第52页
    3.5 比例距离为 1.007m/kg~(1/3)的静爆试验结果及分析第52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压力数据采集和超压时程曲线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加速度时程曲线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试件损伤程度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结论第57页
    3.6 比例距离为 0.504m/kg~(1/3)的静爆试验结果及分析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压力数据采集和超压时程曲线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加速度时程曲线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试件损伤程度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3.6.4 结论第61页
    3.7 比例距离为 0.120m/kg~(1/3) 的静爆试验结果及分析第61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7.1 钢管构件宏观变形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7.2 钢管构件破坏形态第63-65页
    3.8 本章小结第65-68页
4 钢管构件爆破试验的数值模拟研究第68-86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68页
    4.2 爆炸冲击荷载的数值模拟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ANSYS/LS-DYNA软件简介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爆破荷载的施加第68-69页
    4.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69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材料模型及状态方程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单元网格尺寸的确定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边界条件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几何模型第71-72页
    4.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72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比例距离为 1.512m/kg~(1/3)的结果第72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比例距离为 1.007m/kg~(1/3)的结果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比例距离为 0.504m/kg~(1/3)的结果第77-80页
    4.5 不同比例距离的最大位移比较第80-82页
    4.6 破坏形态数值模拟第82-84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84-86页
5 钢管抗爆性能分析第86-94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86页
    5.2 构件的抗爆性能第86页
    5.3 钢管参数对抗爆性能的影响第86-9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钢管壁厚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钢管直径第89-9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钢管构件长度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钢材屈服强度第91-92页
    5.4 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第92-93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93-94页
6 结论与展望第94-96页
    6.1 主要结论第94-95页
    6.2 进一步展望第95-96页
致谢第96-98页
参考文献第98-103页

论文共10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岩石地基上柱下独立基础弯拉—膨胀破坏及其机理研究
下一篇:钢框架—组合楼板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简化评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