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--中国论文--文化产业、文化市场论文

甘肃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3 研究综述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政策工具研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文化产业政策研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文化产业政策工具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1.4 研究思路与框架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思路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技术路线图第16-18页
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8-24页
    2.1 主要概念界定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文化产业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政策工具第19页
    2.2 文化产业政策工具的功能与作用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弥补文化市场失灵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推动文化消费增长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引导意识形态方向第20页
    2.3 理论基础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政策工具分类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政策工具选择理论第22-24页
第三章 文化产业政策工具分析框架构建第24-34页
    3.1 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工具的动态演进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第一阶段:文化产业初步萌芽(1978 年~1984 年)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第二阶段:文化产业市场形成(1985 年~1992 年)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第三阶段:文化产业全面发展(1992 年~2002 年)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第四阶段:文化产业地位确立(2003 年~2012 年)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第五阶段:文化改革深入推进(2013 年~至今)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6 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的演变规律第27-28页
    3.2 文化产业政策工具分类框架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强制性文化产业政策工具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混合型文化产业政策工具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自愿性文化产业政策工具第29-30页
    3.3 文化产业政策工具选择模型构建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文化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的内在逻辑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文化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的影响因素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文化产业政策工具选择模型第32-34页
第四章 甘肃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政策需求第34-47页
    4.1 甘肃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整体分析第34-36页
    4.2 甘肃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各行业发展现状调查第36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少数民族特色工艺业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民族歌舞演艺业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特色休闲旅游业第41-43页
    4.3 甘肃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分析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加强公共治理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注重市场培育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创新资源开发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优化产业运营第46-47页
第五章 甘肃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现状及效果分析第47-54页
    5.1 甘肃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政策工具选用现状第47-50页
    5.2 强制性文化产业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与影响因素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管理上条块分割——文化管理体制制约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文化发展规划难以实施——政策设计的缺陷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人力、资金投入不足——政策资源和政府能力约束第51页
    5.3 混合型文化产业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与影响因素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投融资渠道和路径有限——政府主导文化产业开发的弊端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信息获取成本大——外部环境的制约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创新开发不足——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第52页
    5.4 自愿性文化产业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与影响因素分析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市场发育不完善——文化企业主体意识不强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文化消费水平低——公众认知度与参与度不足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关系难以平衡——社会团体的力量薄弱第53-54页
第六章 甘肃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政策工具的优化选择第54-61页
    6.1 文化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的原则第54页
    6.2 各类文化产业政策工具的优缺点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强制性工具的优点和局限性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混合型工具的优点和局限性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自愿性工具的优点和局限性第55-56页
    6.3 各类文化产业政策工具的优化选择第56-6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强制性文化产业政策工具的优化选择机制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混合型文化产业政策工具的优化选择机制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自愿性文化产业政策工具的优化选择机制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文化产业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第59-61页
结语第61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7页
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67-68页
致谢第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抗战初期苏联援华的“Z计划”及两次援华“低潮”研究
下一篇:甘南藏族地区乡村文化广场的媒介功能变迁研究--以夏河县、卓尼县乡村广场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