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9-17页 |
一、选题缘起与意义 | 第9-11页 |
(一)选题缘起 | 第9-10页 |
(二)选题意义 | 第10-11页 |
二、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| 第11-13页 |
(一)《彝族古歌》的收集整理 | 第11-12页 |
(二)《彝族古歌》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三、概念界定 | 第13-14页 |
(一)生命意识概念界定 | 第13-14页 |
(二)古歌的概念界定 | 第14页 |
(三)《彝族古歌》概念界定 | 第14页 |
四、研究方法与思路 | 第14-15页 |
五、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《彝族古歌》概述 | 第17-39页 |
一、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| 第17-19页 |
(一)自然环境 | 第17-18页 |
(二)社会环境 | 第18-19页 |
二、主要内容 | 第19-34页 |
(一)民间信仰 | 第20-21页 |
(二)文化科技 | 第21-22页 |
(三)口头传统 | 第22-27页 |
(四)社会习俗 | 第27-34页 |
三、内容与形式的特点 | 第34-39页 |
(一)深刻反映现实 | 第34-35页 |
(二)比兴手法独特 | 第35-36页 |
(三)五言句三段式 | 第36-37页 |
(四)演唱形式 | 第37-39页 |
第三章 《彝族古歌》生命意识的表现 | 第39-52页 |
一、生命的思考 | 第39-42页 |
(一)寻源意识 | 第39-41页 |
(二)灵魂观 | 第41-42页 |
二、生命的智慧 | 第42-47页 |
(一)伦理道德的宣扬 | 第43-45页 |
(二)生命与自由 | 第45-47页 |
三、生命的关爱 | 第47-52页 |
(一)敬畏生命 | 第47-48页 |
(二)热爱自然 | 第48-52页 |
第四章 《彝族古歌》生命意识的价值及对后世彝族诗歌的影响 | 第52-61页 |
一、《彝族古歌》生命意识的价值 | 第52-57页 |
(一)美育价值 | 第52-55页 |
(二)生态价值 | 第55-56页 |
(三)传承价值 | 第56-57页 |
二、《彝族古歌》生命意识对后世彝族诗歌的影响 | 第57-61页 |
(一)以诗思维的方式对彝族诗人的影响 | 第58页 |
(二)《彝族古歌》生命意识对后世彝族诗歌的影响 | 第58-61页 |
结论 | 第61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