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刑事诉讼法论文

我国少年法庭制度的完善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绪论第9-13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第12-13页
第2章 少年法庭制度概述第13-18页
    2.1 少年法庭的概念界定第13-14页
    2.2 少年法庭制度的特点第14-15页
    2.3 创立少年法庭的理论基础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国家亲权理论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少年无辜理论第16-17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17-18页
第3章 我国少年法庭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第18-29页
    3.1 我国少年法庭的发展历程及现状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我国少年法庭的发展历程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我国少年法庭的现状第20-23页
    3.2 我国少年法庭存在的问题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立法不够健全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运作存在不足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法庭设置不够合理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专业化程度不够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未能利用社会力量第27-28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28-29页
第4章 国外少年法庭的分析与借鉴第29-37页
    4.1 美国少年法庭制度第29-30页
    4.2 英国少年法庭制度第30-32页
    4.3 德国少年法庭制度第32-33页
    4.4 日本少年法庭制度第33-34页
    4.5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34-36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36-37页
第5章 对完善我国少年法庭的建议第37-44页
    5.1 通过立法明确少年法庭的地位和职能第37-38页
    5.2 规范少年法庭运行机制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确定机制运行目标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统一组织机构模式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增设综合事务机构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维持多元化教育和保护机制第39-40页
    5.3 合理进行法庭设置第40-41页
    5.4 办案人员专业化第41页
    5.5 整合社会力量第41-43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43-44页
结论第44-45页
参考文献第45-47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47-48页
致谢第48页

论文共4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研究
下一篇: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取证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