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8-12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8-9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2 混合动力汽车简介 | 第12-18页 |
2.1 混合动力汽车能量控制策略 | 第12-13页 |
2.1.1 基于规则的能量控制策略 | 第12页 |
2.1.2 实时优化能量控制策略 | 第12-13页 |
2.1.3 全局优化能量控制策略 | 第13页 |
2.2 混合动力汽车分类 | 第13-16页 |
2.2.1 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 | 第13-14页 |
2.2.2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 | 第14-15页 |
2.2.3 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 | 第15-16页 |
2.3 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工作模式介绍 | 第16-17页 |
2.3.1 电机单独驱动模式 | 第16页 |
2.3.2 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 | 第16页 |
2.3.3 发动机驱动并充电模式 | 第16页 |
2.3.4 发动机和电机联合驱动模式 | 第16-17页 |
2.3.5 再生制动模式 | 第17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17-18页 |
3 混合动力汽车模型的建立 | 第18-27页 |
3.1 混合动力汽车仿真技术 | 第18-19页 |
3.1.1 混合动力汽车仿真软件 | 第18-19页 |
3.1.2 混合动力汽车仿真方法 | 第19页 |
3.2 PHEV整车模型 | 第19-26页 |
3.2.1 动力学模型 | 第20-22页 |
3.2.2 发动机模型 | 第22-23页 |
3.2.3 电动机模型 | 第23-24页 |
3.2.4 电池模型 | 第24页 |
3.2.5 整车模型 | 第24-26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4 交通速度预测模型 | 第27-44页 |
4.1 前方道路交通速度 | 第27-29页 |
4.1.1 速度预测对混合动力汽车的重要性 | 第27-28页 |
4.1.2 交通速度信息的获取 | 第28-29页 |
4.2 交通速度预测 | 第29-36页 |
4.2.1 支持向量机 | 第29-32页 |
4.2.2 SVM模型 | 第32-36页 |
4.3 汾江路交通速度信息采集 | 第36-38页 |
4.4 交通速度预测模型实例分析 | 第38-43页 |
4.4.1 模型参数标定 | 第38-39页 |
4.4.2 预测模型精度对比 | 第39-43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5 基于速度预测的PHEV能量控制策略 | 第44-54页 |
5.1 基于速度预测的优化控制 | 第44-50页 |
5.1.1 PHEV能量控制的动态规划算法 | 第44-45页 |
5.1.2 PHEV能量控制的动态规划算法求解过程 | 第45-50页 |
5.2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| 第50-53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结论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