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结构论文

带软辫线电缆屏蔽护套屏蔽性能计算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1.3 论文研究内容和意义第12页
    1.4 论文组织结构第12-15页
第二章 多导体传输线分布参数和编织屏蔽转移阻抗第15-29页
    2.1 分布电感矩阵和分布电容矩阵第15-16页
    2.2 单位长度分布电参数求解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地平面为参考导体单位长度分布参数矩阵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以屏蔽层为参考导体分布参数矩阵第18-19页
    2.3 转移阻抗第19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转移阻抗理论分析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屏蔽护套转移阻抗测试第23-27页
    2.4 转移导纳第27-28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8-29页
第三章 屏蔽线缆终端耦合频域分析第29-49页
    3.1 多导体传输线频域方程第29-30页
    3.2 频域屏蔽线缆的多芯线耦合计算第30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完整屏蔽的耦合模型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内回路分布参数修正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单线与屏蔽单线串扰算例第34-36页
    3.3 带软辫线屏蔽线缆多导体传输线耦合计算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带软辫线屏蔽模型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带软辫线屏蔽线串扰算例第38-40页
    3.4 串扰谐振点分析第40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线缆的长度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软辫线的长度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非平行线缆第43-45页
    3.5 线缆耦合模型的试验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护套完全屏蔽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带软辫线屏蔽第46-48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48-49页
第四章 屏蔽线缆终端耦合时域分析第49-63页
    4.1 时域有限差分法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Yee元胞中的空间电磁场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网格划分和数值稳定性第50-51页
    4.2 多导体传输线的时域有限差分法第51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多导体传输线时域差分形式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模式速度求解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地面为参考导体的三导体传输线时域串扰举例第55-56页
    4.3 屏蔽线缆时域串扰计算第56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单线对同轴线的串扰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单线对屏蔽双芯线的串扰第60-62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2-63页
第五章 外场照射对屏蔽线缆的耦合第63-81页
    5.1 外场照射下完整屏蔽线缆第63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传输线第一电报方程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传输线第二电报方程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平面波激励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格林函数求解传输线上各点电流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外部电磁场对完整屏蔽线缆耦合第70-71页
    5.2 外场激励下带软辫线屏蔽线缆第71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传输线网络BLT超矩阵方程的构建第71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网络BLT求解带软辫线屏蔽线缆各点电流第75-79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79-81页
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81-83页
    6.1 本文总结第81-82页
    6.2 本文展望第82-83页
致谢第83-85页
参考文献第85-89页
作者简介第89页

论文共8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掺磷渣粉高性能机制山砂混凝土制备及工程应用
下一篇:面向自适应电压调节的监测单元及关键路径监测点改进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