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强原子及电子耦合的Pt/CoO复合催化剂的电催化应用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1章 绪论第10-26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0页
    1.2 氧还原反应机理第10-12页
    1.3 铂基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第12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暴露晶面的控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配体效应(Ligand effect)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几何效应(Geometric effect)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铂/金属氧化物复合催化剂第18-20页
    1.4 锌-空气电池简介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工作原理及特点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第23-24页
    1.5 课题的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第24-26页
第2章 实验原料与装置第26-40页
    2.1 实验原料第26页
    2.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超声波清洗仪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电子分析天平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恒温磁力搅拌器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高压反应釜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恒温真空干燥箱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拉膜机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真空管式炉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8 马弗炉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9 磁控溅射仪第28-29页
    2.3 表征与测试仪器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X射线衍射仪(XRD)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(XPS)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(ICP-MS)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电化学测试仪器第30页
    2.4 实验方法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碳纤维基片的处理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ZnO纳米棒阵列的制备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单晶CoO纳米棒阵列的制备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多晶CoO纳米棒阵列的制备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Pt/CoO复合催化剂的制备第33页
    2.5 电化学测试方法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饱和甘汞电极标定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氧还原性能测试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旋转环盘电极氧还原性能测试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锌-空气电池性能测试第38页
    2.6 DFT理论计算第38-40页
第3章 单晶CoO纳米棒阵列的可控制备第40-48页
    3.1 本章引言第40页
    3.2 单晶CoO纳米棒阵列的物相表征第40-42页
    3.3 单晶CoO纳米棒表面金字塔结构的表征第42-44页
    3.4 大面积可控制备单晶CoO纳米棒阵列第44-46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6-48页
第4章 Pt/ CoO复合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及ORR催化性能第48-70页
    4.1 本章引言第48页
    4.2 Pt/CoO复合催化剂的制备第48-49页
    4.3 Pt/CoO复合催化剂的表征第49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Pt/CoO复合催化剂的物相表征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Pt纳米颗粒与单晶CoO纳米棒间的原子相互作用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Pt纳米颗粒与单晶CoO纳米棒间的电子相互作用第53-59页
    4.4 Pt/CoO复合催化剂的ORR催化活性第59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复合催化剂的ORR催化活性分析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旋转环盘电极上复合催化剂的ORR催化活性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复合催化剂ORR催化活性提升的原因第63-64页
    4.5 Pt/CoO复合催化剂的ORR催化稳定性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复合催化剂的ORR催化稳定性分析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复合催化剂ORR催化稳定性提升的原因第64-67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67-70页
第5章 Pt/CoO复合催化剂的锌-空气电池性能第70-74页
    5.1 本章引言第70页
    5.2 锌-空气电池的组装第70-71页
    5.3 锌-空气电池的充放电性能第71-73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73-74页
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4-76页
    6.1 全文结论第74-75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75-76页
参考文献第76-84页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84-86页
致谢第86-88页

论文共8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山间盆地及地下衬砌隧道对斜入射地震波的三维散射
下一篇:贵金属钯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