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

UASB-滴滤池—混凝工艺处理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25页
    1.1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第11-12页
    1.3 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特性第12-13页
    1.4 国内外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进展第13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生物法第14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物理化学法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膜分离法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组合工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5 其它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 1.5 研究目的、意义和内容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内容第23-25页
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5-29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水质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接种第25-26页
    2.2 实验装置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UASB装置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BTF装置第26-27页
    2.3 实验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UASB的启动与运行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BTF的启动与运行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混凝第28页
    2.4 分析方法第28-29页
第三章 UASB反应器对焚烧厂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研究第29-41页
    3.1 UASB反应器概述第29页
    3.2 UASB反应器的启动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有机负荷对产气率的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进出水COD及其去除率的变化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有机负荷对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3.3 UASB反应器的运行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有机负荷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水力停留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有机负荷对产气率的影响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有机负荷对VFA的影响第37-38页
    3.4 UASB对TP和TN去除的研究第38-40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0-41页
第四章 BTF反应器对焚烧厂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研究第41-51页
    4.1 BTF反应器概述第41-42页
    4.2 BTF反应器的启动第42-43页
    4.3 BTF反应器的运行第43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有机负荷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BTF反应器对NH_4~+-N去除的研究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有机负荷对NH_4~+-N去除率的影响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BTF对TP去除的研究第49-50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第五章 混凝法对焚烧厂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研究第51-56页
    5.1 混凝概述第51-52页
    5.2 水泥与PAC处理垃圾渗滤液尾水的原理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水泥的水化反应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水泥的表面吸附作用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PAC的絮凝作用第53页
    5.3 水泥对垃圾渗滤液尾水的混凝研究第53-54页
    5.4 PAC与水泥共同对垃圾渗滤液尾水的混凝研究第54-55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55-56页
第六章 组合工艺处理性能及经济成本分析第56-62页
    6.1 组合工艺流程第56页
    6.2 组合工艺最佳控制与运行参数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UASB处理单元最佳控制参数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BTF处理单元最佳控制参数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混凝处理单元最佳控制参数第57页
    6.3 组合工艺的经济成本分析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UASB处理单元经济成本分析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BTF处理单元经济成本分析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混凝处理单元经济成本分析第59-60页
    6.4 组合工艺的经济效益分析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UASB处理单元经济效益分析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BTF处理单元经济效益分析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混凝处理单元经济效益分析第61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61-62页
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第62-64页
    7.1 结论第62-63页
    7.2 建议第63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70页
致谢第70-71页
作者在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百鸡术的历史研究
下一篇:多机电力系统励磁和广义Hamilton实现控制方法与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