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鸡术的历史研究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选题缘起及意义——不定分析中的百鸡术 | 第10-11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1-13页 |
1.3 研究对象和方法 | 第13-16页 |
第二章 百鸡术历史概述——从张丘建到程大位 | 第16-24页 |
2.1 零散算题——张丘建和甄鸾的百鸡题 | 第16-18页 |
2.2 差分术的起源——从谢察微到杨辉 | 第18-20页 |
2.3 传统的延续——吴敬和程大位 | 第20-24页 |
第三章 《算学宝鉴》“众率分身”试析 | 第24-32页 |
3.1 王文素“众率分身”之法 | 第24-29页 |
3.2 “众率分身”源流 | 第29-31页 |
3.3 王文素其人 | 第31-32页 |
第四章 百鸡术之中西演进 | 第32-46页 |
4.1 《同文算指》“和较三率法” | 第32-37页 |
4.2 “和较三率法”源流 | 第37-38页 |
4.3 斐波那契之合金法 | 第38-41页 |
4.4 《算海说详》中的百鸡术 | 第41-46页 |
第五章 清代百鸡术研究 | 第46-55页 |
5.1 清初至清中叶之百鸡问题 | 第46-49页 |
5.2 李锐和骆腾凤的创造性贡献 | 第49-51页 |
5.3 丁取忠和时曰醇的三色差分术 | 第51-53页 |
5.4 传统时代百鸡术的终结 | 第53-55页 |
第六章 结语 | 第55-65页 |
6.1 一次不定方程问题的历史高度 | 第55-56页 |
6.2 百鸡术之演进 | 第56-60页 |
6.3 中国传统数学特色下的百鸡术 | 第60-61页 |
6.4 百鸡术研究的势能 | 第61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71页 |
附录一 王文素《算学宝鉴》八首集算诗 | 第71-72页 |
附录二百鸡术研究者 | 第72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