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子参药材的质量评价研究
作者简介 | 第8-9页 |
RESUME | 第9-10页 |
摘要 | 第10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13页 |
前言 | 第14-1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34页 |
1 药用历史 | 第15页 |
2 原植物 | 第15页 |
3 栽培 | 第15-17页 |
4 采收加工 | 第17-18页 |
5 化学成分 | 第18-22页 |
6 药理作用 | 第22-24页 |
7 质量评价 | 第24-27页 |
8 临床应用 | 第27-2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9-34页 |
第二章 不同产地太子参多糖和皂苷分析 | 第34-43页 |
Ⅰ 皂苷分析 | 第34-39页 |
1 仪器与试药 | 第34-35页 |
2 方法与结果 | 第35-38页 |
3 小结 | 第38-39页 |
Ⅱ 多糖分析 | 第39-43页 |
1 仪器与试药 | 第39页 |
2 方法与结果 | 第39-41页 |
3 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三章 不同产地太子参多糖HPLC/ELSD分析 | 第43-52页 |
1 仪器与试药 | 第43页 |
2 分析方法 | 第43-44页 |
3 结果与讨论 | 第44-51页 |
4 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四章 不同产地太子参无机元素分析 | 第52-63页 |
Ⅰ 微量元素分析 | 第52-58页 |
1 仪器与试药 | 第52页 |
2 方法和结果 | 第52-53页 |
3 小结 | 第53-58页 |
Ⅱ 重金属分析 | 第58-63页 |
1 仪器与试药 | 第58页 |
2 方法与结果 | 第58-60页 |
3 小结 | 第60-63页 |
第五章 不同产地太子参农残量分析 | 第63-67页 |
1 仪器与试药 | 第63页 |
2 方法与结果 | 第63-65页 |
3 小结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7页 |
第六章 不同产地太子参HPLC指纹图谱研究 | 第67-76页 |
1 仪器与试药 | 第67页 |
2 方法与结果 | 第67-75页 |
3 讨论与小结 | 第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6页 |
第七章 不同产地太子参HPLC—MS指纹图谱研究 | 第76-90页 |
1 仪器与试药 | 第76页 |
2 方法与结果 | 第76-80页 |
3 讨论 | 第80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90页 |
第八章 太子参生态环境分析 | 第90-102页 |
1 道地产区气象资料 | 第90-91页 |
2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| 第91-101页 |
3 讨论 | 第10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1-102页 |
第九章 土壤无机元素对太子参道地性的影响 | 第102-111页 |
1 仪器与试药 | 第102页 |
2 分析方法 | 第102-103页 |
3 结果 | 第103-106页 |
4 讨论 | 第106-111页 |
小结与展望 | 第111-113页 |
附录 | 第113-119页 |
致谢 | 第11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