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10-12页 |
1 绪论 | 第12-38页 |
1.1 镁及镁合金焊接技术的研究现状 | 第12-23页 |
1.1.1 镁及镁合金焊接性 | 第12-14页 |
1.1.2 钨极氩弧焊(TIG) | 第14-16页 |
1.1.3 镁合金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(MIG) | 第16-17页 |
1.1.4 镁合金激光焊 | 第17-19页 |
1.1.5 镁合金搅拌摩擦焊 | 第19-23页 |
1.2 激光-电弧复合热源焊接技术的研究现状 | 第23-34页 |
1.2.1 激光-电弧复合热源焊接技术的提出 | 第23-25页 |
1.2.2 激光-电弧复合方式 | 第25-28页 |
1.2.3 激光-电弧复合机理的研究现状 | 第28-32页 |
1.2.4 激光-电弧复合热源焊接的应用研究 | 第32-34页 |
1.3 高速摄像系统在焊接上的应用 | 第34-36页 |
1.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36-38页 |
2 镁合金低功率激光-氩弧复合热源焊接系统的建立 | 第38-50页 |
2.1 镁合金低功率复合热源焊接技术的提出 | 第38-39页 |
2.2 复合热源焊接系统的建立 | 第39-44页 |
2.2.1 高频干扰及其影响 | 第39-41页 |
2.2.2 焊接接头气体保护装置设计 | 第41-42页 |
2.2.3 复合热源焊枪的设计 | 第42-44页 |
2.3 复合热源焊接控制系统的设计 | 第44-47页 |
2.3.1 系统硬件结构 | 第44-45页 |
2.3.2 系统软件设计 | 第45-47页 |
2.4 镁合金低功率激光-氩弧复合热源焊接系统 | 第47-49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3 镁合金低功率激光-氩弧复合热源焊接性研究 | 第50-85页 |
3.1 试验方法和试验材料 | 第50-51页 |
3.1.1 试验材料 | 第50页 |
3.1.2 试验方法 | 第50-51页 |
3.2 镁合金低功率复合热源焊接工艺研究 | 第51-64页 |
3.2.1 镁合金激光-氩弧复合热源焊接成形特点 | 第51-56页 |
3.2.2 焊接参数对焊接接头成形的影响 | 第56-64页 |
3.3 镁合金复合焊接气孔的产生和防止 | 第64-71页 |
3.3.1 试验准备 | 第65页 |
3.3.2 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65-67页 |
3.3.3 气孔的消除 | 第67-71页 |
3.4 镁合金复合热源焊接接头力学性能 | 第71-78页 |
3.4.1 焊接接头拉伸性能 | 第71-72页 |
3.4.2 焊接接头疲劳性能 | 第72-75页 |
3.4.3 硬度 | 第75-78页 |
3.5 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分析 | 第78-84页 |
3.5.1 金相试样制备 | 第78页 |
3.5.2 镁合金复合焊接接头微观组织特征 | 第78-81页 |
3.5.3 镁合金复合热源焊接接头的元素分布 | 第81-84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84-85页 |
4 镁合金低功率激光-氩弧复合热源焊接机理研究 | 第85-98页 |
4.1 镁合金低功率复合热源焊接过程中激光与电弧的相互作用研究 | 第85-95页 |
4.1.1 试验方法 | 第85-87页 |
4.1.2 高速摄像采集结果与分析 | 第87-95页 |
4.2 镁合金低功率激光-氩弧复合热源焊接熔深增加机制研究 | 第95-97页 |
4.2.1 激光诱导交流电弧负半波放电 | 第95-96页 |
4.2.2 能量流动 | 第96页 |
4.2.3 熔池流动 | 第96-97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97-98页 |
5 镁合金低功率激光-氩弧复合热源焊接温度场的红外测量和数值模拟 | 第98-114页 |
5.1 镁合金复合热源焊接温度场的红外测量 | 第98-102页 |
5.1.1 红外测温原理 | 第98-99页 |
5.1.2 试验条件及设备 | 第99-102页 |
5.2 镁合金AZ31B复合热源焊接温度场的数值模拟分析 | 第102-107页 |
5.2.1 低功率复合焊接热源模型的建立 | 第102-106页 |
5.2.2 镁合金复合热源焊接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| 第106-107页 |
5.3 镁合金 AZ31B复合热源焊接整体温度场的获得 | 第107-111页 |
5.4 镁合金复合热源焊接温度场结果校正 | 第111-113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113-114页 |
结论 | 第114-116页 |
创新点摘要 | 第116-11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7-124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主要成果 | 第124-126页 |
致谢 | 第126-127页 |
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| 第12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