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30页 |
1.1 DREB 基因与植物抗逆 | 第10-19页 |
1.1.1 植物逆境胁迫应答 | 第10-11页 |
1.1.2 植物抗盐的机制 | 第11-14页 |
1.1.3 DREB 基因家族特征 | 第14-16页 |
1.1.4 DREB 基因家族分类 | 第16-17页 |
1.1.5 DREB 基因在抗逆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| 第17-19页 |
1.2 类胡萝卜素与逆境生理 | 第19-28页 |
1.2.1 类胡萝卜素的结构与功能 | 第19-20页 |
1.2.2 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 | 第20-24页 |
1.2.3 叶黄素循环及其生理功能 | 第24-25页 |
1.2.4 植物类胡萝卜素抗逆机理 | 第25-27页 |
1.2.5 类胡萝卜素合成基因在植物抗逆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| 第27-28页 |
1.3 实验所用材料—烟草 | 第28页 |
1.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、研究内容 | 第28-30页 |
1.4.1 研究的目的意义 | 第28-29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29-30页 |
第二章 构建植物表达载体与烟草转基因 | 第30-58页 |
2.1 实验材料与设备 | 第30-33页 |
2.1.1 植物材料 | 第30页 |
2.1.2 质粒和菌株 | 第30页 |
2.1.3 主要实验仪器 | 第30-31页 |
2.1.4 实验所用培养基 | 第31-32页 |
2.1.5 实验所用主要试剂 | 第32-33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33-43页 |
2.2.1 基本的分子生物学操作 | 第33-37页 |
2.2.2 克隆 rd29A 启动子及 DREB2A 基因 | 第37页 |
2.2.3 构建 pH7m24GW,3-Prd29A | 第37-38页 |
2.2.4 构建植物表达载体 pH7m24GW,3-Prd29A-DREB2ACA | 第38-39页 |
2.2.5 chyB 基因的克隆 | 第39-40页 |
2.2.6 植物表达载体 pCAMBIA2300- chyB 的构建 | 第40页 |
2.2.7 工程农杆菌的制备 | 第40-41页 |
2.2.8 烟草转基因 | 第41-42页 |
2.2.9 转基因烟草的鉴定 | 第42页 |
2.2.10 DREB2ACA 转基因烟草的表达分析 | 第42页 |
2.2.11 chyB 转基因烟草的表达分析 | 第42-43页 |
2.3 结果分析 | 第43-52页 |
2.3.1 DREB2ACA 基因的分子克隆与载体构建 | 第43-46页 |
2.3.2 chyB 基因的分子克隆与载体构建 | 第46-48页 |
2.3.3 转基因烟草的获得 | 第48-50页 |
2.3.4 DREB2ACA 转基因烟草的分子检测 | 第50-51页 |
2.3.5 chyB 转基因烟草的分子检测 | 第51-52页 |
2.4 讨论 | 第52-57页 |
2.4.1 分子克隆 | 第52-54页 |
2.4.2 烟草转基因 | 第54-55页 |
2.4.3 实时定量 PCR | 第55-57页 |
2.5 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三章 外源 DREB2ACA 基因对烟草抗盐性的影响 | 第58-72页 |
3.1 实验材料 | 第58-59页 |
3.1.1 植物材料 | 第58页 |
3.1.2 主要实验仪器 | 第58页 |
3.1.3 主要试剂 | 第58-59页 |
3.2 实验方法 | 第59-62页 |
3.2.1 高盐处理 | 第59页 |
3.2.2 叶绿素及总类胡萝卜素的测定 | 第59页 |
3.2.3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研究 | 第59-61页 |
3.2.4 MDA 测定 | 第61页 |
3.2.5 游离脯氨酸的测定 | 第61页 |
3.2.6 可溶糖的测定 | 第61页 |
3.2.7 SOD,POD,CAT 酶活测定 | 第61-62页 |
3.3 结果与分析 | 第62-68页 |
3.3.1 转基因烟草对高盐浓度刺激的表型分析 | 第62-64页 |
3.3.2 改善了烟草的抗盐能力 | 第64-66页 |
3.3.3 抗盐机制的探索 | 第66-68页 |
3.4 讨论 | 第68-71页 |
3.4.1 转基因提高了烟草抗盐能力 | 第68-69页 |
3.4.2 DREB2A 的作用机制 | 第69-71页 |
3.5 小结 | 第71-72页 |
第四章 外源 chyB 基因对烟草类胡萝卜素代谢及抗逆生理的影响 | 第72-87页 |
4.1 实验材料 | 第72页 |
4.1.1 主要仪器 | 第72页 |
4.1.2 实验所用培养基 | 第72页 |
4.1.3 实验所用主要溶液 | 第72页 |
4.2 实验方法 | 第72-74页 |
4.2.1 叶绿素提取及测定 | 第72页 |
4.2.2 类胡萝卜素提取及 HPLC 分析 | 第72-73页 |
4.2.3 逆境处理 | 第73页 |
4.2.4 MDA 测定 | 第73页 |
4.2.5 SOD,POD,CAT 酶活测定 | 第73页 |
4.2.6 总抗氧化能测定 | 第73-74页 |
4.3 结果与分析 | 第74-81页 |
4.3.1 转基因对类胡萝卜素积累的作用 | 第74-76页 |
4.3.2 改善了烟草 UV 抗性 | 第76-77页 |
4.3.3 对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| 第77页 |
4.3.4 提高了植物耐旱能力 | 第77-78页 |
4.3.5 增强抗逆能力机制的探索 | 第78-81页 |
4.4 讨论 | 第81-86页 |
4.4.1 类胡萝卜素积累模式 | 第81-82页 |
4.4.2 强表达提高了抗逆能力 | 第82-83页 |
4.4.3 抗逆机制 | 第83-86页 |
4.5 小结 | 第86-87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7-91页 |
5.1 研究总结 | 第88-89页 |
5.2 创新点 | 第89页 |
5.3 展望 | 第89-9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1-98页 |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| 第98-100页 |
致谢 | 第10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