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汽车工程论文--汽车结构部件论文--电气设备及附件论文

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车祸报警与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1章 绪论第9-13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页
    1.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1-12页
    1.4 论文的结构第12-13页
第2章 车祸报警与定位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第13-21页
    2.1 手机开发平台对比第13-14页
    2.2 Android 系统传感器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加速度传感器介绍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传感器系统结构第15-16页
    2.3 GPS 全球定位系统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GPS 介绍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GPS 本地实现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GPS 的 JNI 实现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GPS 的 JAVA 应用层实现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GPS 的定位原理第18-19页
    2.4 GSM 模块收发短信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GSM 和 SMS 介绍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SMS 工作原理第20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0-21页
第3章 车祸报警与定位系统需求分析第21-29页
    3.1 系统需求概述第21页
    3.2 系统业务需求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车祸判断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系统工作原理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第23-24页
    3.3 功能需求分析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用户界面需求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系统用例图第26-27页
    3.4 系统环境需求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系统运行环境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硬件开发环境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软件开发环境第27-28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28-29页
第4章 车祸报警与定位系统的设计第29-43页
    4.1 系统设计原则和目标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系统的设计原则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系统的设计目标第29-30页
    4.2 系统总体设计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技术方案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设计模式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系统模块总体结构第32页
    4.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第32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系统基本功能模块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监测器模块设计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短信编辑模块设计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GPS 模块设计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短信中心模块设计第37-39页
    4.4 数据库设计第39-40页
    4.5 JavaMe 开发过程第40-42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42-43页
第5章 车祸报警与定位系统的实现与测试第43-65页
    5.1 系统功能实现第43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数据存储的实现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编辑联系人和短信的实现第46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定位功能的实现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计算加速度功能的实现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启动监测器服务的实现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6 响铃控制功能的实现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7 发送报警短信功能的实现第58-60页
    5.2 系统测试过程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测试条件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启动程序测试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短信编辑测试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联系人编辑测试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监测器模块测试第62-63页
    5.3 测试结果分析第63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63-65页
结论第65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1页
致谢第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CRAd.pEgr1-Smac联合照射对MDA-MB-231肿瘤细胞的抑制效应
下一篇:sCD40L、MMP-2、MMP-9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及瑞舒伐他汀干预作用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