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中国史论文--半殖民地、半封建社会(1840~1949年)论文

清季民初宪政困境的冲突解释

摘要第2-3页
Abstract第3页
1 导言:近代中国宪政问题和本文研究第6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第6-8页
    1.2 已有研究和存在问题第8-10页
    1.3 本文研究和结构安排第10-16页
2 清季民初宪政困境问题的背景和格局第16-27页
    2.1 宪政概念和清季民初宪政历程第16-19页
    2.2 清季民初宪政困境问题的背景第19-22页
    2.3 清季民初宪政困境问题的格局第22-27页
3 清季民初宪政困境和困境的初步解释第27-55页
    3.1 立宪追求:功利目的论和本源价值论第27-31页
    3.2 立宪意图:立宪虚伪论和立宪真诚论第31-36页
    3.3 政体选择:君主立宪论和民主立宪论第36-42页
    3.4 宪政条件:民格未及论和政府责任论第42-47页
    3.5 宪政实施:宪政阶段论和宪政低调论第47-55页
4 宪政问题的谱系和困境的进一步解释第55-80页
    4.1 文化:“裂变-传承”和“离异-回归”第55-61页
    4.2 思想:“激进-保守”和“改良-革命”第61-68页
    4.3 制度:“民主-专制”和“移植-创新”第68-72页
    4.4 国家:“制度-权力”和“人治-法治”第72-75页
    4.5 社会:“民众-精英”和“城市-乡村”第75-80页
5 结语:现代化语境下的中国宪政问题第80-88页
参考文献第88-92页
附录A 清季民初宪政大事记第92-93页
附录B 亨廷顿关于改革难于革命的论述第93-94页
在学研究成果第94-95页
致谢第95页

论文共9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HIBC的云信任分散统一认证机制
下一篇:雅安鱼腥草需肥特性及测土施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