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麦论文--小麦论文

普通小麦—簇毛麦整臂互补易位系T1DS·1VL和T1DL·1VS的创制、鉴定和性状评估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2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12-36页
   ·普通小麦的演生进化概况第12-13页
   ·外源有益基因导入普通小麦的研究第13-16页
     ·普通小麦的基因资源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外源基因导入普通小麦研究进展第14-16页
   ·创造与选育易位系的方法第16-21页
     ·利用电离辐射诱发易位第17页
     ·利用组织培养诱发易位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利用杀配子染色体诱发易位第18-19页
     ·利用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控制体系诱发易位第19-21页
   ·簇毛麦在小麦改良中的利用研究进展第21-34页
     ·簇毛麦染色体组型和带型第21-22页
     ·簇毛麦与小麦属的关系第22页
     ·簇毛麦与小麦属的杂交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六倍体小麦的簇毛麦异源附加系、代换系和易位系的创制第23-24页
     ·普通小麦遗传背景下簇毛麦染色体(质)的鉴定第24-29页
     ·潜在有用的簇毛麦性状及在普通小麦改良中的利用第29-34页
   ·选题依据与研究目标第34-36页
第二章 利用小麦EST 引物开发簇毛麦1V 染色体臂的STS 标记第36-54页
   ·前言第36-37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37-43页
     ·植物材料第37页
     ·DNA 的分离和提取第37-38页
     ·EST 引物设计第38-42页
     ·PCR 分析第42页
     ·电泳第42-43页
   ·结果分析第43-50页
   ·讨论第50-54页
第三章 普通小麦-簇毛麦整臂互补易位系T1DL?1VS 和 T1DS?1VL 的创制与鉴定第54-78页
   ·前言第54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54-59页
     ·植物材料和杂交第55页
     ·DNA 的分离和提取第55页
     ·PCR 分析第55页
     ·电泳第55-56页
     ·分子和细胞学鉴定第56-59页
   ·结果分析第59-76页
     ·杂合互补易位系T1DL?1VS 和 T1DS?1VL 的筛选与鉴定第59-63页
     ·纯合互补易位系T1DL?1VS 和 T1DS?1VL 的筛选与鉴定第63-76页
   ·讨论第76-78页
第四章 普通小麦-簇毛麦整臂互补易位系T1DL?1VS 和 T1DS?1VL 的特性评估第78-86页
   ·前言第78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78-80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第78页
     ·抗病性鉴定第78-79页
     ·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评估第79-80页
   ·结果分析第80-82页
     ·抗病性鉴定结果第80页
     ·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评估结果第80-82页
   ·讨论第82-86页
第五章 总结与讨论第86-88页
参考文献第88-104页
致谢第104-105页
附录第105-106页
作者简介第106-107页

论文共10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品种、氮肥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
下一篇: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花药活性氧代谢和基因表达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