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3 本文内容概况及结构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| 第15-28页 |
2.1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组成和工作状态 | 第15-16页 |
2.1.1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组成 | 第15-16页 |
2.1.2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工作状态 | 第16页 |
2.2 太阳能光伏板的工作原理及其输出特性 | 第16-21页 |
2.2.1 太阳能光伏板的工作原理 | 第16-18页 |
2.2.2 光伏电池板等效电路 | 第18-20页 |
2.2.3 光伏电池板的输出功率 | 第20-21页 |
2.3 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输出特性 | 第21-28页 |
2.3.1 风力发电机的分类 | 第21-22页 |
2.3.2 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| 第22-23页 |
2.3.3 风力发电机的输出特性 | 第23-28页 |
第3章 风光互补控制器最大功率跟踪方法 | 第28-43页 |
3.1 遗传算法简介 | 第28-30页 |
3.2 光伏电池板的最大功率追踪 | 第30-38页 |
3.2.1 常用的光伏电池板的最大功率跟踪算法 | 第30-35页 |
3.2.2 引入平衡因子的最大功率点跟踪 | 第35-38页 |
3.3 风能发电的最大功率跟踪 | 第38-43页 |
3.3.1 常用的风能发电最大功率跟踪算法 | 第38-40页 |
3.3.2 遗传算法最大功率点跟踪 | 第40-43页 |
第4章 控制系统模块电路 | 第43-54页 |
4.1 控制系基本设计思想 | 第43-47页 |
4.1.1 控制器整体结构框架 | 第43-44页 |
4.1.2 主控芯片及电源电路 | 第44-47页 |
4.2 相关子模块电路 | 第47-54页 |
4.2.1 光伏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的接入电路原理图 | 第47-49页 |
4.2.2 蓄电池接入电路原理图 | 第49-51页 |
4.2.3 卸荷负载接入电路 | 第51-52页 |
4.2.4 DC-DC模块电路 | 第52-54页 |
第5章 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| 第54-59页 |
5.1 太阳能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的适应性 | 第54-56页 |
5.1.1 算法的数据分析 | 第54-55页 |
5.1.2 改进遗传算法的适应性 | 第55-56页 |
5.2 风能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的适应性 | 第56-59页 |
5.2.1 算法的数据分析 | 第56-57页 |
5.2.2 改进遗传算法的适应性 | 第57-59页 |
结论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