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4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1 绪论 | 第11-15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11页 |
1.2 国内外牵引供电接触网温度监测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 | 第14-15页 |
2 技术原理 | 第15-17页 |
2.1 基本原理 | 第15页 |
2.2 术语和定义 | 第15-17页 |
3 系统组成 | 第17-25页 |
3.1 温度监测部分 | 第18-21页 |
3.1.1 无线温度采集单元(或称无线温度传感器) | 第18-20页 |
3.1.2 数据集中器 | 第20-21页 |
3.2 数据传输处理部分 | 第21-23页 |
3.2.1 远程数据通信子系统 | 第22页 |
3.2.2 中心数据处理子系统 | 第22-23页 |
3.3 工作原理 | 第23-25页 |
4 无线温度采集单元的研制 | 第25-38页 |
4.1 温度测量电路设计 | 第26-28页 |
4.1.1 温度感应元件 | 第26页 |
4.1.2 原理电路 | 第26-28页 |
4.2 低功耗、长寿命设计 | 第28-33页 |
4.2.1 选用低功耗单片机 | 第28-29页 |
4.2.2 高能电池选型 | 第29-30页 |
4.2.3 低功耗措施 | 第30-31页 |
4.2.4 功耗测试 | 第31-32页 |
4.2.5 温度测量的软件设计 | 第32-33页 |
4.3 无线通信距离的提高 | 第33-36页 |
4.3.1 无线工作频点的选择 | 第34-35页 |
4.3.2. 无线收发器的选定 | 第35-36页 |
4.4 安全可靠性设计 | 第36-38页 |
4.4.1 抗强电磁干扰 | 第36-37页 |
4.4.2 防脱落安全措施 | 第37-38页 |
5 数据集中器的研制 | 第38-57页 |
5.1 硬件设计 | 第38-39页 |
5.1.1 组成结构 | 第38-39页 |
5.1.2 主要特点 | 第39页 |
5.2 软件设计 | 第39-48页 |
5.2.1 集中器运行需要的主要参数定义 | 第39-40页 |
5.2.2 参数配置方法 | 第40页 |
5.2.3 按键与显示功能 | 第40-42页 |
5.2.4 无线测温数据接收与存储 | 第42-45页 |
5.2.5 数据SD卡存储 | 第45-46页 |
5.2.6 与中心通信上传监测数据 | 第46-48页 |
5.3 高效率太阳能电源设计 | 第48-51页 |
5.3.1 电源方案 | 第49页 |
5.3.2 组成原理 | 第49-50页 |
5.3.3 方案优点 | 第50页 |
5.3.4 参数选择 | 第50-51页 |
5.4 设备安装结构 | 第51-57页 |
5.4.1 安装方式 | 第51-53页 |
5.4.2 安装支架设计 | 第53-55页 |
5.4.3 牵引变电所内安装 | 第55页 |
5.4.4 铁路沿线安装 | 第55-57页 |
6 数据处理系统开发 | 第57-68页 |
6.1 通信服务软件设计 | 第57-60页 |
6.1.1 通信软件需求 | 第57-58页 |
6.1.2 通信软件开发 | 第58-60页 |
6.2 高性能数据库设计 | 第60-63页 |
6.2.1 数据库结构设计 | 第60-61页 |
6.2.2 存储空间计算 | 第61页 |
6.2.3 全部数据库表 | 第61-63页 |
6.3 监控工作站软件 | 第63-66页 |
6.3.1 图形监控 | 第63-64页 |
6.3.2 列表监控 | 第64-65页 |
6.3.3 曲线监控 | 第65-66页 |
6.3.4 报警监控 | 第66页 |
6.4 报警温度值选择 | 第66-68页 |
7 结论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1页 |
附录 F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表格样式 | 第71-72页 |
附录 G 学位论文数据集页 | 第72-73页 |
附件 | 第73-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