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9-16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9-11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1-14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3.1 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4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4 论文的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| 第16-22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6-17页 |
2.1.1 乡镇公务员 | 第16-17页 |
2.1.2 激励 | 第17页 |
2.2 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涵 | 第17-19页 |
2.2.1 保健因素 | 第18页 |
2.2.2 激励因素 | 第18-19页 |
2.3 双因素理论对完善乡镇公务员激励的重要性 | 第19-22页 |
2.3.1 促使乡镇公务员提高自身素质,实现自我价值 | 第19-20页 |
2.3.2 推进乡镇公务员队伍规范化管理,提高行政效率 | 第20页 |
2.3.3 利于基层政府塑造良好形象,改善基层党群干群关系 | 第20-22页 |
第3章 乡镇公务员激励的现状 | 第22-36页 |
3.1 邵阳市X县公务员的基本状况 | 第22页 |
3.2 邵阳市X县乡镇公务员激励现状的问卷调查 | 第22-28页 |
3.2.1 问卷设计 | 第22-23页 |
3.2.2 调查对象 | 第23-25页 |
3.2.3 乡镇公务员激励因素的数据分析 | 第25-28页 |
3.3 邵阳市X县乡镇公务员激励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8-36页 |
3.3.1 保健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28-31页 |
3.3.2 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31-36页 |
第4章 乡镇公务员激励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6-42页 |
4.1 保健因素缺失,激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| 第36-38页 |
4.1.1 乡镇公务员薪酬体系不合理 | 第36-37页 |
4.1.2 乡镇公务员考核不科学 | 第37页 |
4.1.3 乡镇公务员奖惩不规范 | 第37-38页 |
4.1.4 乡镇公务员和谐管理文化缺失 | 第38页 |
4.2 激励因素受限,激励有效性明显不足 | 第38-42页 |
4.2.1 乡镇公务员职业发展规划缺乏 | 第38-39页 |
4.2.2 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被忽视 | 第39页 |
4.2.3 乡镇公务员晋升渠道受限 | 第39-40页 |
4.2.4 乡镇公务员工作缺乏挑战性 | 第40页 |
4.2.5 乡镇公务员责任意识不强 | 第40-42页 |
第5章 完善乡镇公务员激励的具体措施 | 第42-48页 |
5.1 树立“以人为本”的激励价值观和组织理念 | 第42-43页 |
5.1.1 塑造与时俱进的公务员精神 | 第42-43页 |
5.1.2 打造激励型公务员团队 | 第43页 |
5.2 完善乡镇公务员激励的保健功能 | 第43-45页 |
5.2.1 改善保健因素,开启乡镇公务员心理健康项目 | 第43-44页 |
5.2.2 改进乡镇公务员考核制度,创建合理的薪酬体系 | 第44页 |
5.2.3 完善制度因素,提供法律保障 | 第44-45页 |
5.2.4 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,增强乡镇公务员满意度 | 第45页 |
5.3 强化乡镇公务员激励的激励功能 | 第45-48页 |
5.3.1 注重乡镇公务员的培训与职业生涯规划 | 第45-46页 |
5.3.2 健全乡镇公务员考核机制,改革职务晋升机制 | 第46页 |
5.3.3 增强乡镇工作挑战性 | 第46-47页 |
5.3.4 强化乡镇公务员责任意识 | 第47-48页 |
结束语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附录:问卷调查 | 第52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