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目录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矿区沥青路面的病害研究 | 第14-20页 |
2.1 矿区沥青路面的病害类型 | 第14-16页 |
2.1.1 裂缝 | 第14-15页 |
2.1.2 车辙 | 第15-16页 |
2.1.3 坑槽 | 第16页 |
2.1.4 水损坏 | 第16页 |
2.2 矿区沥青路面的病害原因分析 | 第16-18页 |
2.2.1 原材料的影响 | 第16-17页 |
2.2.2 超载车辆的影响 | 第17页 |
2.2.3 施工因素的影响 | 第17-18页 |
2.2.4 养护和管理的影响 | 第18页 |
2.3 矿区沥青路面的病害的防治措施 | 第18-1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第三章 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研究 | 第20-56页 |
3.1 路面结构和参数的确定 | 第20页 |
3.2 重载荷载图式 | 第20-22页 |
3.3 沥青路面层间剪应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2-34页 |
3.3.1 层间抗剪强度的构成 | 第22-23页 |
3.3.2 层间最大剪应力的位置分析 | 第23-24页 |
3.3.3 厚度对层间最大剪应力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3.3.4 模量对层间最大剪应力的影响 | 第25-30页 |
3.3.5 温度对层间最大剪应力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3.3.6 超载和水平力系数的影响 | 第31-34页 |
3.4 沥青路面剪应力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| 第34-42页 |
3.4.1 厚度对面层最大剪应力的影响 | 第35-37页 |
3.4.2 模量对面层最大剪应力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
3.4.3 水平力系数对面层最大剪应力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3.4.4 重载对面层最大剪应力的影响 | 第40-42页 |
3.5 面层层底拉应力、拉应变分析 | 第42-47页 |
3.5.1 厚度对面层层底拉应力和拉应变的影响 | 第42-44页 |
3.5.2 模量对面层层底拉应力和拉应变的影响 | 第44-46页 |
3.5.3 超载对面层层底拉应力和拉应变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3.6 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的层底拉应力分析 | 第47-53页 |
3.6.1 厚度对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层底拉应力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3.6.2 模量对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层底拉应力的影响 | 第49-52页 |
3.6.3 超载对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层底拉应力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3.7 矿区重载路面结构的推荐 | 第53-54页 |
3.8 本章小结 | 第54-56页 |
第四章 低碳路面的理念及评价方法研究 | 第56-65页 |
4.1 低碳路面的理念和内涵 | 第56-57页 |
4.2 生命周期评价(LCA)方法概述 | 第57-61页 |
4.2.1 生命周期评价产生的背景 | 第57页 |
4.2.2 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 | 第57-58页 |
4.2.3 生命周期评价的步骤 | 第58-61页 |
4.3 路面相关产品的环境负荷清单 | 第61-64页 |
4.3.1 能源的清单 | 第61-62页 |
4.3.2 原材料的清单 | 第62-6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五章 基于 LCA 的路面能耗与碳排放研究 | 第65-79页 |
5.1 目标与范围的确定 | 第65-66页 |
5.2 功能单位 | 第66页 |
5.3 全寿命周期清单分析 | 第66-74页 |
5.3.1 材料物化阶段清单分析 | 第66-68页 |
5.3.2 施工阶段清单分析 | 第68-70页 |
5.3.3 运营管理阶段清单分析 | 第70-73页 |
5.3.4 结构拆除阶段清单分析 | 第73-74页 |
5.4 能耗分析比较评价和碳排放量比较评价 | 第74-77页 |
5.4.1 能耗对比分析评价 | 第74-75页 |
5.4.2 碳排放量对比分析评价 | 第75-77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7-79页 |
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| 第79-81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79页 |
6.2 建议 | 第79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4页 |
致谢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