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水产、渔业论文--水产基础科学论文--水产生物学论文--水产动物学论文

祁连山地区高原鳅属系统发育关系及生物地理学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前言第10-22页
    1.1 系统发育学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系统发育学简介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系统发育树及构建方法第10-12页
    1.2 生物地理学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生物地理学的理论及发展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生物地理学中的分子标记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分子钟假说估算分歧时间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生物种群的隔离和扩散第14-15页
    1.3 种群遗传多样性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种群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及估算方法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种群扩张和瓶颈作用第15-16页
    1.4 青藏高原地质气候历史及河流发育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青藏高原隆升及祁连山地质历史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青藏高原气候环境特点及冰川动态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青藏高原地区河流分布及发育历史第18-19页
    1.5 高原鳅属简介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高原鳅属概况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青藏高原鱼类及高原鳅属系统进化研究现状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1-22页
第二章 高原鳅属线粒体基因片段序列获取及分析第22-29页
    2.1 材料与方法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样本采集及形态学鉴定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PCR扩增及碱基序列测定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碱基序列比对及分析第24-25页
    2.2 结果和讨论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样本统计及形态学鉴定结果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碱基序列基本分析第27-29页
第三章 祁连山地区高原鳅属的系统发育及生物地理学第29-47页
    3.1 实验方法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种群地理位置及单倍型分布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种群分歧时间估算第33-34页
    3.2 结果与讨论第3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高原鳅属鱼类系统发育分支结构第34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高原鳅属种群分化时间与地质历史事件的关系第42-45页
    3.3 小结第45-47页
第四章 祁连山地区高原鳅属的种群多样性及种群动态分析第47-61页
    4.1 数据分析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种群遗传多样性估算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种群扩张及扩张时间估算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S-DIVA分析重建祖先分布区域第48-49页
    4.2 结果第49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种群遗传多样性结果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种群动态分析结果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种群的隔离扩散及祖先分布区域第52-56页
    4.3 讨论第56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祁连山地区高原鳅属七个物种的种群多样性及种群动态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祁连山地区修长高原鳅种群动态与多样性第57-60页
    4.4 小结第60-61页
第五章 高原鳅属种间系统发育初步探讨第61-70页
    5.1 材料与方法第61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高原鳅属基因数据收集(Genebank)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高原鳅属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高原鳅属分歧时间估算第64-65页
    5.2 结果与讨论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高原鳅属系统发育关系及分歧时间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高原鳅属物种系统分类地位及进化模式推测第68页
    5.3 小结第68-70页
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第70-73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70-71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71-73页
参考文献第73-82页
附表第82-83页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3-84页
致谢第84-85页

论文共8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立方体Q3的边传递循环覆盖及Zp2-覆盖
下一篇:黑河上游青海云杉树干径向变化及液流监测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