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公司法规范体系概述——从公司法性质谈起 | 第12-19页 |
第一节 公司法的性质 | 第12-16页 |
一、关于公司法性质的主要观点 | 第12-14页 |
二、公司法性质解说 | 第14-16页 |
第二节 公司法强制性规范存在的正当性 | 第16-19页 |
一、公司法强制性规范存在的效率价值理由 | 第16-18页 |
二、公司法强制性规范存在的非效率价值理由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公司法强制性规范概说 | 第19-27页 |
第一节 法律规范概述 | 第19-21页 |
一、法律规范的概念 | 第19页 |
二、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 | 第19-20页 |
三、法律规范的分类 | 第20-21页 |
第二节 公司法强制性规范概述 | 第21-27页 |
一、公司法强制性规范的概念 | 第21-22页 |
二、公司法强制性规范的分类 | 第22-23页 |
三、违反公司法强制性规范的效力 | 第23-27页 |
第三章 公司法强制性规范的存在范围 | 第27-33页 |
第一节 公司法强制性规范的立法配置原则 | 第27-29页 |
一、交易秩序原则 | 第27-28页 |
二、利益平衡原则 | 第28页 |
三、区分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原则 | 第28-29页 |
第二节 强制性规范在公司法中的存在范围 | 第29-33页 |
一、公司内部强势主体行为的限制方面 | 第29-30页 |
二、利益相关者的保护方面 | 第30-31页 |
三、公司运行过程中的强制性规范方面 | 第31-33页 |
第四章 公司法强制性规范的司法识别 | 第33-43页 |
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学说理论 | 第33-37页 |
一、布莱恩 R.柴芬斯的观点 | 第33-34页 |
二、M·V·爱森伯格的观点 | 第34-35页 |
三、汤欣的观点 | 第35-36页 |
四、赵旭东教授的“内外说” | 第36页 |
五、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二节 公司法强制性规范的识别标准 | 第37-43页 |
一、语言判断标准 | 第37-39页 |
二、公司的类型标准 | 第39页 |
三、规范的类型标准 | 第39-41页 |
四、规范的适用范围标准 | 第41页 |
五、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五章 我国公司法强制性规范的立法现状及建议 | 第43-48页 |
第一节 我国公司法强制性规范存在的问题 | 第43-44页 |
一、违反强制性规范的配置原则 | 第43-44页 |
二、规范之间存在矛盾现象 | 第44页 |
三、强制性规范的设计不够周延和完整 | 第44页 |
第二节 对于公司法强制性规范的完善建议 | 第44-48页 |
一、建构以任意性规范为主,强制性规范为辅的公司法规范体系 | 第44-45页 |
二、进一步明确国家干预的适度性,增强公司法强制性规范的正当性 | 第45-46页 |
三、进一步规范公司法强制性规范的立法表述 | 第46-48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