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的行政执法
摘要 | 第1-8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一、反不正当竞争行政执法的基本理论认知 | 第9-16页 |
(一) 反不正当竞争行政执法的概念与特征 | 第9页 |
(二) 反不正当竞争行政执法的原则 | 第9-12页 |
1、合法性原则 | 第9-10页 |
2、合理性原则 | 第10-11页 |
3、效率性原则 | 第11页 |
4、受监督原则 | 第11-12页 |
(三)、反不正当竞争行政执法的作用 | 第12-13页 |
1、维护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| 第12页 |
2、维护购买者的合法权益 | 第12-13页 |
3、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| 第13页 |
4、维护国家利益 | 第13页 |
(四)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行政执法的选择及特点 | 第13-16页 |
二、我国反不正当竞争行政执法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| 第16-29页 |
(一) 法律体系不完善 | 第16-22页 |
1、立法存在空白 | 第16-17页 |
2、部分条款操作性差 | 第17-18页 |
3、强制措施不完善 | 第18-19页 |
4、程序规定不具体 | 第19-20页 |
5、法律责任不完备 | 第20-21页 |
6、计罚标准不科学 | 第21页 |
7、法律竞合难避免 | 第21-22页 |
(二) 执法机构设置不合理 | 第22-25页 |
1、职能交叉导致多头执法 | 第22-23页 |
2、非独立性导致执法受制于人 | 第23-24页 |
3、多层次性导致执法没有力度 | 第24-25页 |
(三) 行政执法裁决权行使不充分 | 第25-26页 |
(四) 行政执法人员素质亟需提高 | 第26-29页 |
1、执法人员专业性不强 | 第27页 |
2、执法人员素质不高 | 第27-28页 |
3、执法人员数量不足 | 第28页 |
4、执法人员存在着畏难情绪 | 第28-29页 |
三、我国反不正当竞争行政执法对策分析 | 第29-36页 |
(一) 完善法律体系 | 第29-32页 |
1、完善一般条款及部分法条规定 | 第29-30页 |
2、赋予强制措施 | 第30-31页 |
3、完善程序规定 | 第31页 |
4、完善法律责任 | 第31-32页 |
(二) 改革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行政执法机构 | 第32-34页 |
1、设置独立的反不正当竞争行政执法机构的设想 | 第32-33页 |
2、成立专业经济警察队伍的设想 | 第33-34页 |
3、建立反不正当竞争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设想 | 第34页 |
(三) 强化执法机构的行政裁决权 | 第34页 |
(四) 引入专业人员、专业机构以提高执法效能 | 第34-35页 |
(五) 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| 第35-36页 |
1、录用具备综合素质人员 | 第35页 |
2、加大培训力度 | 第35页 |
3、搭建交流平台 | 第35-36页 |
结论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