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布式网络中的通信信号检测与接收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29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5-18页 |
1.1.1 现实需求 | 第15-16页 |
1.1.2 合作信号处理技术 | 第16-18页 |
1.2 研究内容与发展现状 | 第18-25页 |
1.2.1 分布式网络模型 | 第18-19页 |
1.2.2 分布式优化技术 | 第19-20页 |
1.2.3 分布式宽带多带信号检测 | 第20-22页 |
1.2.4 衰落信道下的分布式调制识别 | 第22-24页 |
1.2.5 分布式合作盲均衡 | 第24-25页 |
1.3 论文的主要工作 | 第25-26页 |
1.4 论文结构安排 | 第26-29页 |
第二章 分布式一致优化与自适应估计技术 | 第29-47页 |
2.1 引言 | 第29页 |
2.2 分布式一致优化 | 第29-38页 |
2.2.1 基于ADMM的分布式一致优化 | 第30-35页 |
2.2.2 算法性能分析 | 第35-38页 |
2.3 基于扩散自适应的分布式估计 | 第38-45页 |
2.3.1 问题描述 | 第38-39页 |
2.3.2 基于扩散自适应的分布式估计 | 第39-43页 |
2.3.3 仿真实验与性能分析 | 第43-45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第三章 基于分布式联合稀疏优化的宽带多带信号检测 | 第47-69页 |
3.1 引言 | 第47页 |
3.2 压缩感知与sub-Nyquist采样 | 第47-54页 |
3.2.1 压缩感知基本理论[119] | 第48-50页 |
3.2.2 连续信号的sub-Nyquist采样 | 第50-54页 |
3.3 分布式宽带多带信号检测 | 第54-66页 |
3.3.1 宽带多带信号模型 | 第54-55页 |
3.3.2 压缩采样与稀疏重构 | 第55-56页 |
3.3.3 分布式宽带多带信号检测 | 第56-62页 |
3.3.4 仿真实验与性能分析 | 第62-6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66-69页 |
第四章 基于分布式估计的宽带多带信号检测 | 第69-85页 |
4.1 引言 | 第69-70页 |
4.2 基于子空间的宽带多带信号检测 | 第70-72页 |
4.2.1 单节点压缩采样 | 第70-71页 |
4.2.2 检测算法原理 | 第71-72页 |
4.2.3 子空间维数估计 | 第72页 |
4.3 分布式子空间跟踪估计算法 | 第72-76页 |
4.3.1 PAST算法 | 第73-74页 |
4.3.2 DPAST算法 | 第74-76页 |
4.4 基于DPAST算法的宽带多带信号检测 | 第76-77页 |
4.5 仿真实验与性能分析 | 第77-83页 |
4.5.1 仿真条件设置 | 第77页 |
4.5.2 DPAST算法性能分析 | 第77-80页 |
4.5.3 算法检测性能分析 | 第80-83页 |
4.5.4 算法复杂度与节点通信量分析 | 第83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83-85页 |
第五章 衰落信道下的分布式调制识别 | 第85-105页 |
5.1 引言 | 第85页 |
5.2 多节点匹配接收信号模型 | 第85-86页 |
5.3 基于信号融合的分布式调制识别 | 第86-97页 |
5.3.1 问题提出 | 第86-88页 |
5.3.2 基于EM算法的联合调制识别与参数估计 | 第88-93页 |
5.3.3 仿真实验与性能分析 | 第93-97页 |
5.4 基于判决融合的分布式调制识别 | 第97-103页 |
5.4.1 集中式最优判决融合[100] | 第98-99页 |
5.4.2 基于置信一致的分布式最优判决融合 | 第99-100页 |
5.4.3 仿真实验与性能分析 | 第100-103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103-105页 |
第六章 基于分布式粒子滤波的合作盲均衡 | 第105-119页 |
6.1 引言 | 第105页 |
6.2 问题描述 | 第105-106页 |
6.3 基于一致优化的分布式粒子滤波盲均衡 | 第106-113页 |
6.3.1 基于粒子滤波的合作盲均衡 | 第106-108页 |
6.3.2 分布式粒子滤波盲均衡 | 第108-109页 |
6.3.3 基于一致优化的分布式粒子滤波盲均衡 | 第109-111页 |
6.3.4 仿真实验与性能分析 | 第111-113页 |
6.4 低复杂度的分布式粒子滤波盲均衡算法 | 第113-117页 |
6.4.1 算法描述 | 第113-114页 |
6.4.2 节点通信代价分析 | 第114-115页 |
6.4.3 仿真实验与性能分析 | 第115-117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117-119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19-123页 |
7.1 全文总结 | 第119-121页 |
7.2 不足与展望 | 第121-123页 |
致谢 | 第123-12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5-137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3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