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缘起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1.2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对象 | 第12-13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选文内容价值取向的比较分析 | 第15-24页 |
2.1 长春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内容的价值取向分析 | 第15-18页 |
2.1.1 培养爱国情怀 | 第16-17页 |
2.1.2 弘扬民族文化 | 第17-18页 |
2.1.3 提高道德修养 | 第18页 |
2.2 《美国语文》选文内容的价值取向分析 | 第18-21页 |
2.2.1 追求自由民主 | 第19页 |
2.2.2 关注生命价值 | 第19-20页 |
2.2.3 强调宗教情怀 | 第20-21页 |
2.3 选文内容价值取向的差异及其原因 | 第21-24页 |
第3章 选文关注生活化内容的比较分析 | 第24-36页 |
3.1 长春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关注生活化内容的分析 | 第24-28页 |
3.1.1 注重文质兼美,但与现实生活联系不足 | 第24-26页 |
3.1.2 部分选文难度较高,脱离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 | 第26-28页 |
3.2 《美国语文》选文关注生活化内容的分析 | 第28-33页 |
3.2.1 以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为依托 | 第28-29页 |
3.2.2 注重联系现实生活 | 第29-31页 |
3.2.3 选文内容的历史性和生活化相结合 | 第31-33页 |
3.3 选文关注生活化内容的差异及其原因 | 第33-36页 |
第4章 选文政治性内容的比较分析 | 第36-46页 |
4.1 长春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政治性内容的分析 | 第37-41页 |
4.1.1 选文以政治为导向,重视革命传统教育 | 第37-38页 |
4.1.2 以选文中鲁迅作品为例,解读政治性 | 第38-41页 |
4.2 《美国语文》选文政治性内容的分析 | 第41-43页 |
4.2.1 以历史为框架,突出政治性内容 | 第41-42页 |
4.2.2 以选文中政治文献为例,解读政治性 | 第42-43页 |
4.3 选文政治性内容的差异及其原因 | 第43-46页 |
第5章 比较后的启迪与反思 | 第46-53页 |
5.1 我国中学语文教材选文内容反思后的发展空间 | 第46-51页 |
5.1.1 价值取向多元化 | 第47-48页 |
5.1.2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| 第48-50页 |
5.1.3 政治性和历史性相结合 | 第50-51页 |
5.2 《美国语文》的不足 | 第51-53页 |
结语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8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