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LabVIEW的热液冷泉水下声学数据采集系统设计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4页 |
1.1.1 热液冷泉分布 | 第12-13页 |
1.1.2 热液冷泉构造环境 | 第13-14页 |
1.1.3 冷泉背景资料 | 第14页 |
1.2 热液冷泉探测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2.1 国内外热液探测 | 第14-15页 |
1.2.2 热液冷泉探测设备 | 第15页 |
1.3 本实验平台设计意义及目的 | 第15-18页 |
1.3.1 水下声学探测 | 第16-17页 |
1.3.2 水下气泡声学成像 | 第17-18页 |
1.4 本章小结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水下声学探测理论研究 | 第19-30页 |
2.1 水下声学探测 | 第19-25页 |
2.1.1 声波三要素 | 第19-23页 |
2.1.2 声波特性 | 第23-24页 |
2.1.3 声波衰减 | 第24-25页 |
2.2 气泡相关理论 | 第25-29页 |
2.2.0 气泡的散射特性分析 | 第25-27页 |
2.2.1 气泡群尺寸计算作用 | 第27页 |
2.2.2 气泡群尺寸计算原理 | 第27-29页 |
2.3 噪声分析 | 第29页 |
2.3.1 气泡噪声分析 | 第29页 |
2.3.2 外部噪声分析 | 第2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水下声学数据采集硬件系统设计 | 第30-42页 |
3.1 实验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| 第30-31页 |
3.2 水下声波信号发生模块设计 | 第31-34页 |
3.2.1 信号发生器选型 | 第31-32页 |
3.2.2 声波信号功率放大器 | 第32-33页 |
3.2.3 超声波换能器的设计 | 第33-34页 |
3.3 水下声波信号接收模块设计 | 第34-38页 |
3.3.1 声波信号水听器 | 第34页 |
3.3.2 前置放大器设计 | 第34-37页 |
3.3.3 低通滤波器设计 | 第37-38页 |
3.4 虚拟仪器硬件 | 第38-41页 |
3.4.1 虚拟仪器平台 | 第38页 |
3.4.2 虚拟仪器实时操作系统 | 第38-39页 |
3.4.3 虚拟仪器数据采集硬件 | 第39-41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四章 水下声学数据采集软件系统设计 | 第42-56页 |
4.1 虚拟仪器技术 | 第42-44页 |
4.1.1 虚拟仪器G语言 | 第42页 |
4.1.2 虚拟仪器编程环境 | 第42-44页 |
4.1.3 Lab VIEW的特点 | 第44页 |
4.2 Lab VIEW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| 第44-51页 |
4.2.1 采集程序整体架构 | 第44-46页 |
4.2.2 数据采集软件界面 | 第46-48页 |
4.2.3 数据采集程序功能模块 | 第48-51页 |
4.3 辅助模块程序设计 | 第51-55页 |
4.3.1 错误处理模块 | 第51页 |
4.3.2 特殊标识符检查 | 第51-53页 |
4.3.3 空白字符删除 | 第53-5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五章 水下声学数据采集平台实验测试及结果 | 第56-71页 |
5.1 换能器校准实验及声场分析 | 第56-60页 |
5.1.1 换能器校准实验 | 第56-59页 |
5.1.2 声学水听器校准及结果分析 | 第59-60页 |
5.2 Lab VIEW声学数据采集实验 | 第60-71页 |
5.2.1 正弦脉冲信号的特点 | 第60-61页 |
5.2.2 正弦脉冲信号采集参数选择 | 第61-63页 |
5.2.3 水下声学信号数据采集实验及结果 | 第63-71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1-72页 |
6.1 论文总结 | 第71页 |
6.2 工作展望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