蜂窝与D2D异构网络的同步技术方案研究与实现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1.1 TD-LTE简介 | 第10页 |
1.2 混合蜂窝网络中D2D通信 | 第10-12页 |
1.3 LTE系统下D2D通信系统总体架构 | 第12-13页 |
1.4 论文主要工作安排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蜂窝与D2D异构网络中的同步技术 | 第14-22页 |
2.1 异构网络D2D通信同步源 | 第14-15页 |
2.2 蜂窝下行Cell同步技术 | 第15-16页 |
2.2.1 Cell同步搜索 | 第15-16页 |
2.3 Cell同步跟踪 | 第16-17页 |
2.4 D2D Sync同步技术 | 第17-19页 |
2.4.1 D2D Sync信道 | 第17-19页 |
2.4.2 Sync同步搜索 | 第19页 |
2.4.3 Sync同步跟踪 | 第19页 |
2.5 蜂窝上行Cell UE同步技术 | 第19-21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蜂窝与D2D异构网络中的同步场景分析 | 第22-38页 |
3.1 双终端基础通信场景 | 第22-30页 |
3.1.1 D2D自组织通信 | 第22-23页 |
3.1.2 全蜂窝覆盖通信 | 第23-24页 |
3.1.3 全Cell UE覆盖通信 | 第24页 |
3.1.4 半蜂窝覆盖通信 | 第24-25页 |
3.1.5 半Cell UE半蜂窝覆盖通信 | 第25-26页 |
3.1.6 半Cell UE覆盖通信 | 第26页 |
3.1.7 双终端通信中的场景切换 | 第26-30页 |
3.2 多终端场景 | 第30-35页 |
3.2.1 三终端场景 | 第30-33页 |
3.2.2 复杂多终端场景 | 第33-35页 |
3.3 异构网络同步定时 | 第35-37页 |
3.3.1 D2D自组织网络同步定时 | 第35-36页 |
3.3.2 蜂窝网络与D2D网络共存时同步定时 | 第36-37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四章 同步状态机设计 | 第38-46页 |
4.1 状态设计模式 | 第38-39页 |
4.2 系统中状态标志和同步信息 | 第39-40页 |
4.2.1 状态标志 | 第39页 |
4.2.2 同步信息 | 第39-40页 |
4.3 静态状态机设计 | 第40-41页 |
4.3.1 下行静态状态机设计 | 第40页 |
4.3.2 上行静态状态机设计 | 第40-41页 |
4.4 动态状态机设计 | 第41-45页 |
4.4.1 下行动态状态机设计 | 第42页 |
4.4.2 上行动态状态机设计 | 第42-45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五章 同步状态机软件架构与实现 | 第46-66页 |
5.1 同步状态机软件总体架构 | 第46-47页 |
5.1.1 多线程技术 | 第46页 |
5.1.2 总体架构 | 第46-47页 |
5.2 各同步搜索与跟踪模块接口 | 第47-50页 |
5.2.1 Cell下行同步搜索模块 | 第47-48页 |
5.2.2 Cell下行同步跟踪模块 | 第48页 |
5.2.3 Sync同步搜索模块 | 第48-49页 |
5.2.4 Sync同步跟踪模块 | 第49页 |
5.2.5 UE蜂窝用户上行同步搜索模块 | 第49-50页 |
5.3 通信接收线程 | 第50-56页 |
5.3.1 通信接收线程同步搜索模块 | 第50-51页 |
5.3.2 通信接收线程同步决策模块 | 第51-54页 |
5.3.3 同步跟踪模块 | 第54-56页 |
5.4 通信发送线程 | 第56-57页 |
5.5 同步监测线程 | 第57-60页 |
5.5.1 同步监测线程同步搜索模块 | 第57-58页 |
5.5.2 同步监测线程同步决策模块 | 第58-60页 |
5.6 业务展示 | 第60-64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64-66页 |
第六章 结束语 | 第66-68页 |
6.1 论文总结 | 第66页 |
6.2 未来研究方向 | 第66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