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引言 | 第7-9页 |
一、隐名投资问题概述 | 第9-14页 |
(一) 隐名投资的概念 | 第9-10页 |
1. 广义的隐名投资 | 第9页 |
2. 狭义的隐名投资 | 第9-10页 |
(二) 隐名投资的特点 | 第10-11页 |
1. 隐名投资行为中的显名股东通常均为自然人股东 | 第10页 |
2. 显名股东通常为一人,但隐名投资人可以是多人 | 第10页 |
3. 隐名投资是一种商业现象而非商业模式 | 第10-11页 |
4. 隐名投资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而非身份关系 | 第11页 |
5. 隐名投资人一般都以现金作为投资方式 | 第11页 |
(三) 现实中隐名投资存在的基本类型 | 第11-14页 |
1. 完全隐名投资与不完全隐名投资 | 第11-12页 |
2. 协议隐名投资与非协议隐名投资 | 第12页 |
3. 规避法律的隐名投资与非规避法律的隐名投资 | 第12-14页 |
二、承认和保护隐名投资的意义 | 第14-19页 |
(一) 隐名投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| 第14-16页 |
(二) 保护隐名投资股东的理由 | 第16-19页 |
1. 形式和实质差异的原因 | 第16-17页 |
2. 股东资格身份确认即要参考法律依据又要注重事实本身 | 第17页 |
3. 承认隐名股东是为了让第三人能做风险防范 | 第17页 |
4. 承认隐名股东利于促进立法和社会进步 | 第17-19页 |
三、隐名投资纠纷表现及原因分析 | 第19-25页 |
(一) 隐名投资常见纠纷 | 第19-21页 |
1. 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的纠纷 | 第19页 |
2. 隐名股东与实名股东之间的纠纷 | 第19-20页 |
3. 隐名股东与其他与公司有利害关系善意第三人之间的纠纷 | 第20-21页 |
(二) 隐名投资纠纷存在的主要原因分析 | 第21-25页 |
1. 直接原因还是法律和制度上的缺陷 | 第22-23页 |
2. 立法进度缓慢 | 第23-24页 |
3. 与公司注册制度的改革有必然关系 | 第24-25页 |
四、解决隐名投资纠纷问题传统观点的分析评价 | 第25-31页 |
(一) 股东身份的确认标准 | 第25-27页 |
(二) 外部纠纷发生时股东身份的确认 | 第27页 |
(三) 诉讼实践中的裁判依据 | 第27-30页 |
1. 当前法律体系下股东身份确认问题 | 第27-29页 |
2. 实践中一些法院的做法 | 第29-30页 |
(四) 对上述观点分析及评价 | 第30-31页 |
五、对解决隐名投资纠纷问题的思考 | 第31-44页 |
(一) 常见隐名投资纠纷解决办法的借鉴 | 第31-37页 |
(二) 需在立法上固定的裁判标准 | 第37-40页 |
(三) 对隐名股东身份确认和隐名投资协议处理的想法 | 第40-44页 |
1. 从协议约定的具体内容分析界定 | 第40-41页 |
2. 如何认可和看待投资协议 | 第41页 |
3. 隐名投资涉及违法时的处理 | 第41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致谢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