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.引言 | 第9-18页 |
1.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9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状况 | 第12-16页 |
1.2.1 国外研究概况 | 第12-13页 |
1.2.2 国内研究概况 | 第13-15页 |
1.2.3 简要评述 | 第15-16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4 研究的重点、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1.4.1 重点 | 第17页 |
1.4.2 难点 | 第17页 |
1.4.3 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2.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| 第18-24页 |
2.1 相关概念 | 第18-19页 |
2.1.1 互联网+ | 第18-19页 |
2.1.2 互联网金融 | 第19页 |
2.2.理论基础 | 第19-24页 |
2.2.1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| 第19-21页 |
2.2.2 金融创新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2.3 交易成本理论 | 第22-24页 |
3.河南省农信社金融服务拓展状况及分析 | 第24-40页 |
3.1 农村“互联网+”金融发展概述 | 第24-31页 |
3.1.1 农村“互联网+”金融发展现状 | 第24-27页 |
3.1.2 农村现有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与服务 | 第27-31页 |
3.2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农信社业务拓展与创新概况 | 第31-36页 |
3.2.1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历程 | 第31-32页 |
3.2.2 农信社“互联网+”创新现状分析 | 第32-33页 |
3.2.3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农信社金融服务创新分析 | 第33-36页 |
3.3 农信社与其他金融机构博弈分析 | 第36-40页 |
3.3.1 模型的基本假设 | 第36-37页 |
3.3.2 农信社与村镇银行创新行为博弈分析 | 第37页 |
3.3.3 博弈模型的稳定点 | 第37-39页 |
3.3.4 博弈模型的ESS分析 | 第39-40页 |
4.河南省农信社金融服务创新案例考察 | 第40-45页 |
4.1 农信社金融服务创新背景 | 第40-41页 |
4.1.1“互联网+现代农业”战略的内在要求 | 第40页 |
4.1.2 经济的迅速发展亟需突破传统信贷模式 | 第40-41页 |
4.2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河南省农信社金融服务创新情况分析 | 第41-45页 |
4.2.1“金燕快贷通”案例 1 | 第41-43页 |
4.2.2 信贷服务创新案例 2 | 第43-45页 |
5.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农信社金融创新SWOT分析 | 第45-52页 |
5.1 优势 | 第45-47页 |
5.1.1 营业网点多有利于弥补互联网金融线下的不足 | 第45-46页 |
5.1.2 客户资源丰富,群众基础好 | 第46页 |
5.1.3 助力农村经济,企业形象良好 | 第46页 |
5.1.4 网络系统稳定有利于发挥互联网金融优势 | 第46-47页 |
5.2 劣势 | 第47-48页 |
5.2.1 资金实力较弱 | 第47页 |
5.2.2 技术水平较低,互联网金融业务基础薄弱 | 第47页 |
5.2.3 电子银行产品单一,缺乏创新性 | 第47页 |
5.2.4 营销手段单一 | 第47-48页 |
5.3 机遇 | 第48-49页 |
5.3.1 政府政策支持 | 第48页 |
5.3.2 新技术的应用 | 第48-49页 |
5.3.3 农村金融需求增强 | 第49页 |
5.4 挑战 | 第49-51页 |
5.4.1 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| 第49-50页 |
5.4.2 同业竞争激烈 | 第50页 |
5.4.3 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 | 第50-51页 |
5.4.4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| 第51页 |
5.5 SWOT分析结论 | 第51-52页 |
6.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农信社金融创新深化发展的对策 | 第52-62页 |
6.1 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 | 第52-55页 |
6.1.1 打造具有农信社特色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与服务 | 第52-53页 |
6.1.2 以互联网金融为契机发展移动互联网金融业务 | 第53-54页 |
6.1.3 努力实现电子银行业务的网络化运营 | 第54-55页 |
6.2 完善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机制 | 第55-57页 |
6.2.1 优化以市场需求为主的创新机制 | 第55页 |
6.2.2 完善内部管理创新机制 | 第55-56页 |
6.2.3 优化内部创新激励机制,重视人才培养 | 第56-57页 |
6.3 改变传统营销理念,转变营销模式 | 第57-59页 |
6.3.1 利用互联网技术改变现有营销模式 | 第57-58页 |
6.3.2 精准化的开展个人金融服务营销 | 第58页 |
6.3.3 银政携手,银企合作,开展联动营销 | 第58-59页 |
6.4 加快自有平台建设 | 第59-62页 |
6.4.1 构建独立的电子商务平台 | 第59-60页 |
6.4.2 搭建自有的投融资服务平台 | 第60-61页 |
6.4.3 打造线上、线下、移动互联网平台三位一体的金融服务模式 | 第61-62页 |
7.总结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| 第67-68页 |
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