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镇公务员公共服务精神培育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8-16页 |
1.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| 第8-10页 |
1.1.1 选题的背景 | 第8-9页 |
1.1.2 选题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0-14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4-16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4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2 乡镇公务员公共服务精神概述 | 第16-30页 |
2.1 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 | 第16-18页 |
2.1.1 新公共管理 | 第16页 |
2.1.2 新公共服务 | 第16-18页 |
2.1.3 服务型政府 | 第18页 |
2.2 乡镇公务员的概念界定 | 第18-21页 |
2.2.1 公务员的内涵 | 第18-19页 |
2.2.2 乡镇公务员的内涵及特点 | 第19-21页 |
2.3 乡镇公务员公共服务精神的内涵 | 第21-26页 |
2.3.1 关心群众生活的人文关怀 | 第21-22页 |
2.3.2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| 第22-23页 |
2.3.3 公平正义的服务理念 | 第23-24页 |
2.3.4 务实清廉的道德追求 | 第24-25页 |
2.3.5 敬业奉献的职业要求 | 第25-26页 |
2.4 乡镇公务员公共服务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| 第26-30页 |
2.4.1 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实施 | 第26页 |
2.4.2 基层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| 第26-27页 |
2.4.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 | 第27页 |
2.4.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| 第27-30页 |
3 乡镇公务员公共服务精神缺失的表现和原因分析 | 第30-38页 |
3.1 乡镇公务员公共服务精神缺失的现状 | 第30-34页 |
3.1.1 扎根基层的服务意识淡薄 | 第30-31页 |
3.1.2 关心群众的民本思想弱化 | 第31-32页 |
3.1.3 个人功利化思想严重 | 第32-33页 |
3.1.4 处理群众事务缺乏公平 | 第33-34页 |
3.2 乡镇公务员公共服务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| 第34-38页 |
3.2.1 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| 第34页 |
3.2.2 传统行政文化的制约 | 第34-36页 |
3.2.3 行政体制改革的滞后 | 第36-37页 |
3.2.4 公务员自身道德素质较低 | 第37-38页 |
4 乡镇公务员公共服务精神培育的路径分析 | 第38-50页 |
4.1 乡镇公务员公共服务精神培育的原则 | 第38-40页 |
4.1.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| 第38页 |
4.1.2 思想与行为相结合 | 第38-39页 |
4.1.3 普遍与特殊相结合 | 第39页 |
4.1.4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| 第39-40页 |
4.2 乡镇公务员公共服务精神培育的路径选择 | 第40-50页 |
4.2.1 加强乡镇公务员公共道德指标体系建设 | 第40-41页 |
4.2.2 提高乡镇公务员服务基层的公仆意识 | 第41-43页 |
4.2.3 健全乡镇公务员公共行政激励机制 | 第43-44页 |
4.2.4 完善乡镇公务员的行政人格教育 | 第44-46页 |
4.2.5 建立乡镇公务员监督问责制度 | 第46-47页 |
4.2.6 注重乡镇政府的行政文化建设 | 第47-50页 |
结语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4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54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