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纳米金属氧化物的设计和光催化性能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39页
    1.1 水处理研究进展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纳米材料作为水处理吸附剂第11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碳基材料第11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.1 碳纳米管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石墨烯基材料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金属氧化物基纳米材料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1 纳米金属氧化物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2 纳米金属氧化物载体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硅氧烷基材料第23-24页
    1.3 纳米材料作为水处理光催化剂第24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半导体材料作为光催化剂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石墨烯基材料作为光催化剂第26-31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与意义第31-32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32-39页
第二章 具有开放纳米通孔的空心CuO微球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第39-55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39-40页
    2.2 实验部分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试剂与仪器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合成通孔空心CuO微球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材料表征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光催化活性探究第41-42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42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不同合成阶段产物形貌和晶型探究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水热过程硅酸钠含量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形成机理探究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通孔空心CuO光催化性能探究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通孔空心CuO低温氮吸附法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通孔空心CuO光催化循环稳定性探究第49-50页
    2.4 本章结论第50-51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51-55页
第三章 水热法制备球形TiO_2纳米材料及金属氧化物负载TiO_2的光催化性能研究第55-82页
    3.1 前言第55-56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56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试剂与仪器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验内容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1 球形TiO_2纳米颗粒的水热合成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2 球形纳米TiO_2晶型、形貌的控制机理探讨实验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3 水热法合成金属氧化物负载球形纳米TiO_2颗粒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4 测试表征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5 光催化性能测试第60-61页
    3.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1-7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水热条件对产物结构的探究第61-6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1 PVP与葡萄糖对纳米TiO_2形成结构的影响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2 不同钛源对纳米TiO_2晶型的影响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3 钛离子浓度对纳米TiO_2形貌的影响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4 葡萄糖含量对纳米TiO_2煅烧后形貌的影响研究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球形C/TiO_2和TiO_2颗粒的比表面积测定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C/TiO_2和TiO_2纳米球的红外吸收光谱表征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金属氧化物负载TiO_2产物的形貌和晶相探究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金属氧化物负载TiO_2产物的形貌和光催化性能研究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C/TiO_2、TiO_2和金属负载TiO_2的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第72-78页
    3.4 本章结论第78-79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79-82页
第四章 结论与创新第82-84页
    4.1 结论第82-83页
    4.2 创新点第83-84页
在学研究成果第84-85页
致谢第85页

论文共8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膦硫及羧酸配体稳定下钌化合物的配位反应与结构表征
下一篇:超电容用多孔碳纳米片的制备、结构和性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