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布局论文--总体规划论文

建筑屋顶交往空间设计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绪论第12-20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目的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意义第16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1.5 研究框架第18-19页
    1.6 本章小结第19-20页
2 建筑屋顶交往空间概述第20-37页
    2.1 建筑屋顶交往空间相关概念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建筑的释义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屋顶的释义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建筑屋顶交往空间的定义第21-22页
    2.2 交往与交往空间第22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交往的概念、目的、功能以及交往活动的类型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交往空间的概念、功能及特征第25-30页
    2.3 建筑屋顶交往空间的利用价值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社会价值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环境价值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经济价值第31-32页
    2.4 建筑屋顶交往空间的分类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建筑类型的分类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建筑屋顶结构分类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使用人群分类第36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6-37页
3 建筑屋顶交往空间的特征性研究——针对公共建筑中的商业建筑和办公建筑分析第37-46页
    3.1 屋顶交往空间的功能属性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交流、活动休憩的场所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对城市立体景观的塑造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对建筑物性能的提高第38页
    3.2 建筑屋顶空间的拓展功能特征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屋顶花园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屋顶开放空间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生态补偿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1 屋顶结合太阳能利用的空间形态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2 屋顶结合风能利用的空间形态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3 海绵城市下的屋顶空间形态要求第41-42页
    3.3 情感体验特征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地域文化表达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场所精神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心理需求第44-45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5-46页
4 建筑屋顶交往空间设计手法研究第46-68页
    4.1 建筑屋顶交往空间设计调研分析——以长春市净月开发区为例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区域概况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调研汇总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小结第48页
    4.2 建筑屋顶交往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现有建筑屋顶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建筑屋顶交往空间的设计影响因素第50-52页
    4.3 建筑屋顶交往空间的空间规划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层次、区域划分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强调节点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适宜的自然因素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避免人流交叉干扰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设置必要的交往设施第54页
    4.4 建筑屋顶交往空间的物质构建第54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建造要点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景观设计要素分析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2.1 植物配置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2.2 水景设计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2.3 景观建筑小品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2.4 照明要素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2.5 地面铺装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2.6 围墙、栏杆设计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其它设计因素分析第59-60页
    4.5 建筑屋顶交往空间的设计原则及设计方向第60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设计原则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设计方向第63-65页
    4.6 国外优秀建筑屋顶空间设计分析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欧美地区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日韩地区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其他地区第67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67-68页
5 建筑屋顶交往空间设计项目案例分析——以长春市麦德龙超市屋顶交往空间的景观分析及设计为例第68-83页
    5.1 长春麦德龙超市项目背景及概述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区域优势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用户人群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地理环境第69-70页
    5.2 长春麦德龙超市屋顶空间规划研究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功能分区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功能体验第71-72页
    5.3 长春麦德龙超市屋顶空间景观规划研究第72-74页
    5.4 长春麦德龙超市屋顶导向及道路研究第74-75页
    5.5 长春麦德龙超市屋顶景观要素研究第75-78页
    5.6 物理空间设计研究第78-80页
    5.7 心理及情感需求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7.1 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第80页
        5.7.2 艺术氛围的营造第80页
        5.7.3 注重人性化设计第80页
        5.7.4 可持续发展理念第80-81页
    5.8 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第81-82页
    5.9 本章小结第82-83页
结论第83-84页
参考文献第84-87页
致谢第87-88页
附录第88-90页
个人简介第90页

论文共9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学龄前期儿童文具的互动设计与研究
下一篇:内乡县“互联网+”农业发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