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选题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7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4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4-16页 |
1.2.3 国内外文献评述 | 第16-17页 |
1.3 研究思路和框架 | 第17-18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7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1.3.3 结构安排 | 第17-18页 |
1.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| 第18-19页 |
1.4.1 可能的创新 | 第18页 |
1.4.2 存在的不足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广西支付清算系统风险管理状况分析 | 第19-38页 |
2.1 广西支付清算系统的构成 | 第19-21页 |
2.1.1 大额支付系统 | 第20页 |
2.1.2 小额支付系统 | 第20页 |
2.1.3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 | 第20-21页 |
2.1.4 支票影像交换系统 | 第21页 |
2.1.5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 | 第21页 |
2.1.6 广西同城清算系统 | 第21页 |
2.2 广西支付清算系统面临的风险分析 | 第21-29页 |
2.2.1 支付清算系统风险分类 | 第21-23页 |
2.2.2 广西支付清算系统的风险状况 | 第23-29页 |
2.3 广西支付清算系统风险管理状况 | 第29-38页 |
2.3.1 初步建立了支付清算系统风险管理架构 | 第29-33页 |
2.3.2 针对不同业务风险制订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| 第33-36页 |
2.3.3 现有风险管理效果评述 | 第36-38页 |
第三章 广西支付清算系统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| 第38-47页 |
3.1 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 | 第38-39页 |
3.2 业务风险管理措施不够全面 | 第39-44页 |
3.2.1 信用风险防范机制存在一定的风险暴露 | 第39-41页 |
3.2.2 流动性风险融资机制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| 第41-42页 |
3.2.3 经营风险防范机制未得到合理落实 | 第42页 |
3.2.4 运行风险防范机制不够完善 | 第42-44页 |
3.3 系统配套机制存在一定缺漏 | 第44-47页 |
3.3.1 参与者违约规则与程序不明确 | 第44-45页 |
3.3.2 有关数据披露的信息系统存在不足 | 第45-47页 |
第四章 区域支付清算系统风险管理的实践考察 | 第47-50页 |
4.1 山东省支付清算系统风险管理实践考察 | 第47-48页 |
4.2 上海市支付清算系统风险管理实践考察 | 第48-49页 |
4.3 基于实践考察的总结 | 第49-50页 |
第五章 改进广西支付清算系统风险管理的对策 | 第50-57页 |
5.1 健全支付清算系统法律法规 | 第50-51页 |
5.1.1 明确支付体系监督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| 第50页 |
5.1.2 提升相关法律层级并完善支付结算法规体系 | 第50-51页 |
5.2 完善支付清算系统风险管理措施 | 第51-54页 |
5.2.1 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| 第51页 |
5.2.2 畅通多渠道的流动性提供机制 | 第51-53页 |
5.2.3 加强经营风险管理 | 第53页 |
5.2.4 完善运行风险防范机制 | 第53-54页 |
5.3 完善支付清算系统配套机制 | 第54-57页 |
5.3.1 建立支付清算系统参与者违约规则与程序 | 第54-55页 |
5.3.2 进一步完善数据披露的相关信息系统 | 第55-57页 |
结论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