抢劫罪加重情节研究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前言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抢劫罪的定义和加重情节处罚 | 第10-12页 |
一、如何理解抢劫罪 | 第10页 |
二、抢劫罪加重情节的刑罚规定 | 第10页 |
三、抢劫罪加重情节的处罚依据 | 第10-12页 |
第二章 对加重情节的理解和认定 | 第12-31页 |
一、入户抢劫的 | 第12-17页 |
(一) “户”的界定 | 第12-13页 |
(二) 入户的形式和目的 | 第13-16页 |
(三) 入户转化型抢劫 | 第16-17页 |
二、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| 第17-19页 |
(一) 何谓“公共交通工具” | 第17-18页 |
(二) 如何理解“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” | 第18页 |
(三) “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”对象能否特定 | 第18-19页 |
(四) 如何理解“正在运营” | 第19页 |
三、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| 第19-20页 |
四、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| 第20-25页 |
(一) 多次抢劫 | 第20-24页 |
(二) 抢劫数额巨大 | 第24-25页 |
五、抢劫致人重伤、死亡的 | 第25-27页 |
(一) 行为人的主观方面 | 第25-27页 |
(二) 不应定“抢劫致死”的情形 | 第27页 |
六、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| 第27-28页 |
七、持枪抢劫的 | 第28-29页 |
八、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、救灾、救济物资的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犯罪形态问题 | 第31-35页 |
一、抢劫罪的未遂问题 | 第31页 |
二、加重情节的未遂问题 | 第31-32页 |
三、加重情节未遂的认定 | 第32-35页 |
(一) 对于“情节加重”的未遂 | 第32-33页 |
(二) 对于“结果加重”的未遂 | 第33-35页 |
结语 | 第35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7页 |
致谢 | 第3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