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机器人技术论文--机械手论文

机械手自动抛光生产线的设计与实现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绪论第10-21页
    1.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0-12页
    1.2 本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3 机械手研磨抛光的行业现状调研第13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机械手抛光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机械手抛光现状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主要研究方向第17-19页
    1.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9-20页
    1.5 本章小结第20-21页
第2章 机械手自动抛光生产线总体方案规划第21-36页
    2.1 抛光的定义及加工原理第21页
    2.2 研磨表面质量的定义及要求第21-22页
    2.3 抛光线的总体性能要求第22-23页
    2.4 抛光线的工序流程简介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抛光产品介绍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工序规划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工序验证及参数获取第24-26页
    2.5 抛光线的功能模块划分及功能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模块划分原则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抛光线的模块划分第28-29页
    2.6 模块功能介绍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抛光模块功能定义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产品传输定位模块功能定义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6.3 集尘模块功能定义第30页
    2.7 抛光线的布局与设备配置规划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7.1 布局的定义与布局原则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7.2 产线布局形式选择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7.3 产线平衡计算与设备配置第32-35页
    2.8 本章小结第35-36页
第3章 抛光模块的结构开发第36-47页
    3.1 机械手系统的功能要求第36-37页
    3.2 机械手系统的选型及安装方式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机械手的性能比较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STAUBLI机械手的性能特点第38-39页
    3.3 抛光头的设计与开发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抛光头的功能要求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执行器的选择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法向力反馈控制设计第42-43页
    3.4 抛光执行器固定架的设计第43-44页
    3.5 抛光治具的设计第44-45页
    3.6 抛光片更换治具的设计第45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45-47页
第4章 产品传输定位模块的开发第47-53页
    4.1 产品传输系统的特点第47页
    4.2 产品传输系统的功能要求第47-48页
    4.3 产品传输系统的结构形式第48-49页
    4.4 产品定位机构的设计第49页
    4.5 产品翻转机构的设计第49-50页
    4.6 传输线动作流程图第50-52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5章 集尘系统的开发第53-69页
    5.1 粉尘的爆炸机理第53-54页
    5.2 集尘的基本理论及方法第54-56页
    5.3 集尘系统的设计第56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风量的计算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风机的选择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水雾喷嘴的选择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总风管尺寸的确定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集尘工作单元总成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6 出风口引风机选择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7 集尘系统集成第63页
    5.4 喷雾系统的设计第63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供水水泵的选择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沉淀池的设计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喷雾系统总成第67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67-69页
第6章 抛光线控制系统的设计第69-80页
    6.1 系统控制要求第69页
    6.2 控制系统硬件平台的建立第69-7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可编程控制器的定义和特点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PLC的选型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人机界面的选择第72-73页
    6.3 控制系统软件平台的建立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人机界面编写软件的选择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PLC编写软件的选择第74页
    6.4 系统控制原理图第74-75页
    6.5 系统控制程序的设计第75-76页
    6.6 人机界面的编写第76-77页
    6.7 主画面设计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6.7.1 手动操作画面第78页
        6.7.2 I/O报警画面第78-79页
    6.8 本章小结第79-80页
第7章 抛光轨迹的规划第80-86页
    7.1 轨迹生成方法的分类第80-81页
    7.2 Staubli机械手编程软件的特点第81-82页
    7.3 机械手示教编程第82-85页
    7.4 本章小结第85-86页
第8章 机械手抛光系统集成第86-91页
    8.1 抛光模块集成第86页
    8.2 传输线的整体集成第86-89页
    8.3 通风管道总成第89-90页
    8.4 抛光线整体集成第90页
    8.5 本章小结第90-91页
第9章 结论与展望第91-93页
    9.1 结论第91-92页
    9.2 展望第92-93页
参考文献第93-96页
致谢第96-97页
附件第97页

论文共9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医用微量注射泵设计和仿真研究
下一篇:全焊接波纹板式空气预热器的应用研究及优化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