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--金属压力加工论文--轧制论文--轧制工艺论文

大变形量下无取向硅钢形变和再结晶织构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0-24页
    1.1 无取向硅钢第10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无取向硅钢的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影响无取向硅钢的磁性能的主要因素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无取向硅钢的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1.2 BCC金属的形变织构及再结晶织构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形变织构与形变微结构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再结晶的形核与再结晶织构第17-19页
    1.3 轧制工艺对形变织构和再结晶织构的影响第19-20页
    1.4 退火工艺对再结晶组织和织构的影响第20-22页
    1.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第22-24页
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第24-32页
    2.1 实验工艺流程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原料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方案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实验过程及设备第25-26页
    2.2 分析测试第26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金相分析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宏观织构分析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微观织构分析第29-32页
第3章 轧制压下量对无取向硅钢形变织构和再结晶织构的影响第32-52页
    3.1 实验结果第32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热轧板的显微组织和沿层厚的织构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不同压下量下回复板的金相显微组织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轧制压下量对形变织构演变规律的影响第34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轧制压下量对再结晶织构演变规律的影响第39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不同轧制压下量的再结晶过程第45-47页
    3.2 分析讨论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轧制压下量对形变织构的影响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轧制压下量对再结晶形核和再结晶织构的影响第49-50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50-52页
第4章 中间回复温度对无取向硅钢冷轧织构和再结晶织构的影响第52-74页
    4.1 实验结果第52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95%压下量下不同中间回复温度下的显微组织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回复温度对形变织构及其演化规律的影响第53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低温退火再结晶组织的显微特征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不同回复温度的轧制样品低温退火再结晶织构及其演变规律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退火工艺对CR-95%轧板再结晶织构及其演化规律的影响第62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6 不同回复温度的轧板高温退火再结晶织构的研究第66-70页
    4.2 分析讨论第70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回复温度对形变织构的影响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回复温度对再结晶织构的影响第72-73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73-74页
第5章 结论第74-76页
参考文献第76-80页
致谢第80页

论文共8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物联网的矿山安全生产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
下一篇:牙轮钻机液压控制系统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