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1 绪论 | 第11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2-17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2.3 国内外研究述评 | 第16-17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7-20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9页 |
1.3.3 研究重点及难点 | 第19-20页 |
2 相关概念及理论 | 第20-31页 |
2.1 税收基础理论 | 第20-24页 |
2.1.1 税收的内涵 | 第20-21页 |
2.1.2 税收的职能 | 第21-22页 |
2.1.3 税收原则理论 | 第22-24页 |
2.2 税制优化理论 | 第24-25页 |
2.2.1 税制优化的内涵 | 第24页 |
2.2.2 供给学派的最优税制理论 | 第24-25页 |
2.2.3 最适课税理论 | 第25页 |
2.3 税收效应理论 | 第25-27页 |
2.3.1 税收的正负效应 | 第26页 |
2.3.2 税收的非中性效应 | 第26页 |
2.3.3 税收的阻碍效应 | 第26-27页 |
2.3.4 税收的替代效应 | 第27页 |
2.4 税收负担理论 | 第27-31页 |
2.4.1 税收负担的内涵与意义 | 第27-28页 |
2.4.2 税负水平与税负结构 | 第28-29页 |
2.4.3 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 | 第29-31页 |
3 我国房地产税税制优化研究 | 第31-47页 |
3.1 我国房地产税税制现状及问题 | 第31-36页 |
3.1.1 我国房地产税制基本现状 | 第31-33页 |
3.1.2 现行房地产税制存在问题 | 第33-36页 |
3.2 国外房地产税制比较与借鉴 | 第36-38页 |
3.2.1 国外房地产税制比较 | 第36-37页 |
3.2.2 国外房地产税制借鉴 | 第37-38页 |
3.3 我国房地产税税制优化基础 | 第38-42页 |
3.3.1 税制优化的现实基础 | 第38-39页 |
3.3.2 税制优化的改革要点 | 第39-40页 |
3.3.3 税制优化的理论应用 | 第40-42页 |
3.4 我国房地产税制优化的基本框架 | 第42-47页 |
3.4.1 优化土地出让方式 | 第42-44页 |
3.4.2 取消土地增值税 | 第44页 |
3.4.3 开征房地产保有阶段的房地产税 | 第44-47页 |
4 房地产税税制优化的税收效应分析 | 第47-62页 |
4.1 房地产税税制优化对主要利益相关方的效应分析 | 第47-50页 |
4.1.1 对地方政府的效应分析 | 第47-48页 |
4.1.2 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效应分析 | 第48-49页 |
4.1.3 对消费者的效应分析 | 第49-50页 |
4.2 房地产税税制优化对房价的影响分析 | 第50-52页 |
4.2.1 供求均衡角度分析 | 第51页 |
4.2.2 税负转嫁效应分析 | 第51-52页 |
4.3 房地产税税制优化对房价影响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| 第52-62页 |
4.3.1 系统动力学理论简介 | 第52-54页 |
4.3.2 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 | 第54-59页 |
4.3.3 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 | 第59-62页 |
5 房地产税税制优化的政策建议 | 第62-68页 |
5.1 房地产税税制优化的实施难点及其解决对策 | 第62-64页 |
5.1.1 土地获取问题及其对策 | 第62-63页 |
5.1.2 房产评估问题及其对策 | 第63页 |
5.1.3 新旧房产问题及其对策 | 第63-64页 |
5.1.4 税收征管问题及其对策 | 第64页 |
5.2 房地产税税制优化的实施步骤 | 第64-68页 |
5.2.1 基础准备阶段 | 第64-65页 |
5.2.2 优化实施阶段 | 第65-66页 |
5.2.3 配套完善阶段 | 第66-68页 |
6 结论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1页 |
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1-73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