认知无线电频谱切换的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1页 |
1.1 认知无线电背景 | 第9-14页 |
1.1.1 认知无线电的产生背景 | 第9-12页 |
1.1.2 认知无线电的定义 | 第12-14页 |
1.2 认知无线电的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3 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 | 第15-17页 |
1.3.1 频谱共享技术 | 第15页 |
1.3.2 频谱检测技术 | 第15-16页 |
1.3.3 频谱切换技术 | 第16-17页 |
1.4 认知无线电的网络结构 | 第17-19页 |
1.4.1 基础体系结构 | 第17-18页 |
1.4.2 Ad hoc体系结构 | 第18页 |
1.4.3 网状体系结构 | 第18-19页 |
1.5 认知无线电的应用前景 | 第19-20页 |
1.6 论文的组织结构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认知无线电频谱切换理论 | 第21-31页 |
2.1 频谱切换的研究意义 | 第21页 |
2.2 频谱切换的定义 | 第21-22页 |
2.3 频谱切换的机制 | 第22-25页 |
2.4 频谱切换的关键技术 | 第25-26页 |
2.4.1 频谱检测及切换预判 | 第25页 |
2.4.2 频谱选择 | 第25-26页 |
2.4.3 切换执行 | 第26页 |
2.5 频谱切换的性能指标 | 第26-27页 |
2.6 认知无线电频谱切换技术的研究现状与挑战 | 第27-31页 |
2.6.1 频谱切换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7-28页 |
2.6.2 频谱切换技术的研究现状 | 第28页 |
2.6.3 频谱切换技术面临的挑战 | 第28-31页 |
第三章 基于概率预测的频谱切换算法 | 第31-41页 |
3.1 信道模型介绍 | 第31-32页 |
3.2 算法模型 | 第32-36页 |
3.3 仿真流程 | 第36-37页 |
3.4 仿真结果与分析 | 第37-41页 |
第四章 基于动态信道预留的频谱切换算法 | 第41-59页 |
4.1 信道预留模型的研究背景 | 第41-43页 |
4.2 动态信道预留模型介绍 | 第43-46页 |
4.3 仿真流程 | 第46-50页 |
4.4 仿真结果与分析 | 第50-59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9-61页 |
5.1 全文总结 | 第59-60页 |
5.2 本论文的贡献 | 第60页 |
5.3 下一步研究建议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7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