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RSFSA的MPTCP数据调度算法的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1.2.1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页 |
1.2.2 协议发展状况 | 第11-12页 |
1.2.3 应用层多路径传输协议 | 第12-14页 |
1.3 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| 第14-17页 |
1.3.1 MPTCP及其数据调度机制 | 第15-16页 |
1.3.2 马尔可夫模型 | 第16-17页 |
1.4 课题来源 | 第17页 |
1.5 本文章节安排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多路径传输协议 | 第19-29页 |
2.1 SCTP协议 | 第19-23页 |
2.1.1 概述 | 第19-20页 |
2.1.2 传输业务 | 第20-23页 |
2.2 M/TCP协议 | 第23-24页 |
2.3 pTCP协议 | 第24-25页 |
2.4 mTCP协议 | 第25-27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MPTCP协议及其数据调度机制研究 | 第29-39页 |
3.1 MPTCP的体系结构研究 | 第29-35页 |
3.1.1 层次结构 | 第29-30页 |
3.1.2 初始化MPTCP连接 | 第30-31页 |
3.1.3 关联新子流 | 第31-32页 |
3.1.4 关闭连接 | 第32-33页 |
3.1.5 路径管理 | 第33-34页 |
3.1.6 按序传输 | 第34-35页 |
3.2 MPTCP的数据调度机制研究 | 第35-38页 |
3.2.1 联合拥塞控制机制 | 第35-36页 |
3.2.2 基于权值的拥塞控制机制 | 第36-37页 |
3.2.3 数据包调度机制研究 | 第37-38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基于传输时间和发送间隔的数据调度算法 | 第39-47页 |
4.1 传输时间的预测 | 第39-41页 |
4.1.1 马尔可夫模型 | 第39-40页 |
4.1.2 传输时间的定量预测 | 第40-41页 |
4.2 发送时间的预测 | 第41-42页 |
4.3 基于发送时间和传输时间的数据调度算法 | 第42-46页 |
4.3.1 RSFSA数据调度算法 | 第42-45页 |
4.3.2 RSFSA算法复杂度分析 | 第45-4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五章 算法仿真与分析 | 第47-55页 |
5.1 仿真测试环境 | 第47-50页 |
5.1.1 网络拓扑及设备配置 | 第47-48页 |
5.1.2 系统软件环境的配置 | 第48-50页 |
5.2 仿真结果分析 | 第50-54页 |
5.2.1 平均传输速率 | 第51-52页 |
5.2.2 吞吐量稳定性 | 第52-54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六章 结束语 | 第55-57页 |
6.1 论文工作总结 | 第55页 |
6.2 下一步研究工作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附录1 英文缩略词 | 第59-60页 |
附录2 系统配置 | 第60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录用的学术论文 | 第63页 |